1. 安溪铁观音的传说
    2. 一、“魏说”--观音托梦   相传, 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儿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条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条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 [详细...]
      2010/05/03 12:36:0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梅占 ”的传说
    2. 原产于安溪芦田。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道光元(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茶名。另一种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尽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 [详细...]
      2010/05/03 12:11:3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黄金桂”的传说
    2. 黄金桂(又名黄旦) ,无性系品种。黄旦的由来有两种传说:其一,相传,清咸丰古年(1860)安溪罗岩灶坑村(今虎邱乡美庄村),有个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为妻。当地风俗,结婚一个月,新娘回娘家“对月换花”,返回婆家时,新娘带回的礼物中要有一种东西“带青”(即植物幼苗),以象征世代相传,子孙兴旺。王氏“带青”之物,即为两株小茶苗,种在祖祠旁园地里。经夫妻双双培育,长得枝繁叶茂。采制成茶,色如“黄金”,奇香似“桂”,左邻右舍争相品尝,啧啧称赞,特以王淡名字谐音命名为黄旦 [详细...]
      2010/05/03 12:11:1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都匀毛尖茶的相关故事
    2. 绿茶啊!绿茶.毛尖一绿茶。生在云雾山,种在布依家。 姑娘们终于得到了茶种,她们回到都匀后头一年种在蟒山顶,被冰雹打枯了;第二年种在蟒山半山腰,又被霜雪扎死了;第三年姑娘们种在蟒山脚下。由于前两次的失败,这次他们更加精心栽培,细心管理,茶苗长势越来越好,而变成一片茂盛的茶园,人们就叫这地方为茶农。为了不忘记绿仙雀的指点,后来这茶就取名叫“都匀毛尖茶”。都匀蛮王有了这茶园,国泰民康。但不知过了多少代,传说到了明洪武调北征南的时候,有一支官兵驻扎在都匀薛家堡。由于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上吐下泻.喊爹叫娘。当地一位布依老人晓得这病情后.就主动带上一把盐、 [详细...]
      2010/05/03 12:11:0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都匀毛尖茶的历史传说
    2. 细细毛尖挂金钩.都匀毛尖传九洲,世人只知毛尖好,毛尖虽好茶农愁。 这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都匀毛尖茶形如金钩,清香淡雅.被人称赞,同时也透露了从前茶农内心的忧愁。都匀毛尖茶,原产地在都匀市与贵定县交界的。云雾山上。后来人工栽培于都匀市郊蟒山下的茶农寨一带.每年“清明’’前三五日采摘第一批为上品。此茶叶尖誊曲,白毫显露,色泽鲜绿。汤清味醇。据说还有醒脑、润肺、治痢等功能。《都匀府志》记载:明初为上贡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解放后又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等地:都匀毛尖茶誉满全球,名不虚传。关于她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 [详细...]
      2010/05/03 12:10:4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英德红茶”德故事
    2. 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主编《中国名茶》一书(1979年出版)中,高度评价英德红茶:“英红”是1956年创办的英德茶场新产品,是我国红茶中一朵新花,1959年初次出口供应市场,博得茶界人士推荐,被誉为红茶后起之秀,堪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比美。“英红”身骨结实,色泽乌润,外形匀整优美,金毫显露,具有香气浓郁,汤色红艳,滋味浓烈等特点,饮后甘美怡神,清鲜可口。单独泡饮,或加奶、糖冲泡,均很适宜,特别是加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极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据香港市场反映,“英红”外形大小一致,色泽乌黑而润红,久存不易变色,比斯里兰卡的为 [详细...]
      2010/05/03 12:10:3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宜兴红茶”故事
    2.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产茶历史悠久,唐代时期阳羡贡茶已名满天下下,不仅得到朝廷帝王的赏识,也倍受历代名士的盛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为阳羡茶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卢仝更留下了“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佳句。茶圣陆羽也把这一脉茗香收录在他的传世名作《茶经》中,并认为其“芬芳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蒸之馥之香胜梅”的阳羡唐贡茶,不仅名满海内,还饮誉海外,公元8世纪日本奈良时代,还远销东瀛,被视作珍品。 [详细...]
      2010/05/03 12:10:1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滇红”史话
    2. 边城凤庆一度成为边关重镇之一,也是通商要道。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从大理到凤庆经五个马站,再转云州、缅宁、耿马、镇康,出缅甸。这条古驿道开辟于公元1328年,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了,成群的经商马帮从北至南,从昆明运来丝绸、百货,又从南至北,运出大山中的茶叶、药材,促进了边城凤庆的繁荣。 光绪末年,当地知府因本地小叶茶产量不高,自己捐银到双江孟库购回大叶茶籽20驮,先在凤山育苗栽种,然后在乡村大面积推广。数十年后,大叶茶取代了藤条小叶茶,效益倍增。凤庆民间制茶的传统工艺,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在大铁锅里高温杀青,揉搓成条,晒干或烘干即是成品。这种青毛茶是 [详细...]
      2010/05/03 12:09:5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峨眉竹叶青”故事
    2. 峨眉山产茶始于唐代,陆游曾有诗赞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将峨眉茶与顾渚紫笋谐美。竹叶青是在总结峨眉山万年寺僧人长期种茶制茶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于1964年由陈毅命名,此后开始批量生产。1985年第24届时节优质食品评比会上获金质奖。 [详细...]
      2010/05/03 12:09:3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安且吉兮翔玉凤——安吉白茶王的传奇故事
    2. 徽州前称新安郡,地处安徽南部,东与浙江接壤。徽州文化积淀深厚,堪称中华传统文化之典范。不仅如此,自古以来,徽州地区名茶辈出,如休宁松萝、顶谷大方、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乃至祁红、屯绿等,皆名动天下。 据传,清代康乾年间,徽州有一先祖源自中原的赵姓望族,由于朝中为官者突生变故,罪及家族受株连。满门被抄之际,仅一人因在外作客而幸免于难,闻讯后,匆忙遁走他乡。在前往皖浙的途中,遭遇官差质问姓氏,其人不敢实言,无意中望见身旁有棵桂树,玉蕊飘香,遂灵机一动,答曰姓“桂”,才侥幸逃过一劫。 之后,这位改“赵”姓“桂&rdq [详细...]
      2010/05/03 12:09:1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
    update:756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