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韵任行:走进任涛的书法世界
    2.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找一个静谧的角落,放慢脚步,给自己一个与书法相遇的机会。由海上艺术交流平台主办,朵云轩艺术中心支持,并得到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会艺术指导的《墨韵任行——任涛书法艺术展》,就是这样一处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这里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任涛先生一笔一划写下的真诚与热爱,邀请你一同走进他的书法世界。 步入展厅,你会被一种淡淡的墨香所包围。任涛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上海中西美术融合协会的理事。他的书法作品或大气磅礴,或小家碧玉,每一幅都透露着他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他的字,既有古人的风骨,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让人在欣赏中既 [详细...]
      2025/01/16 14:13:3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翰采文华——刘怀山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启幕
    2. 展览现场。潘旭临 摄 1月15日,由睿符艺术主办的“翰采文华——刘怀山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国贸共享际睿符艺术空间启幕。此次展览汇集刘怀山近年创作的山水、花鸟、人物40余件精品,包括他最新创作的泼彩山水作品。 刘怀山,1948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兼具传统图式和笔墨技艺,取材广泛,在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方面均有涉猎,具有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 本次展出的刘怀山新作,在写意笔墨基底之上,以石色泼洒,通过传统技法创新,展示出自然、和谐的丰富美感。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 [详细...]
      2025/01/16 09:3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展
    2. 一级文物鎏金莲花形银器。(中新天津生态城供图) 记者从国家海洋博物馆获悉,1月15日《长安三万里——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国家海洋博物馆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八家文博单位共同主办,展出120件(套)唐代文物,向公众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文化与艺术成就。 据悉,此次展览文物种类涵盖陶俑、金银器、瓷器、三彩器、玉器、铜镜以及佛教造像等。包括了23件(套)一级文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与艺术价值。 展览分为三个板块:“东方之都,盛世长安”板块通过兽面铺首、汉白玉石门等文物,呈现唐代建筑水平;“乐居长安,繁华如梦”板块借助 [详细...]
      2025/01/16 09:35: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园一批出土文物在广州展出
    2. 雁鱼青铜釭灯。南越王博物院 供图 “贺·岁——大汉海昏侯刘贺的人生岁月”展览15日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开幕。该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 该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主办,是海昏侯相关展览首次在广州展出。展览从“少年行”“浮生梦”“逍遥醉”“世人语”四个部分,通过127套210件出土文物,重新解读海昏侯刘贺荣耀与悲剧交织的一生。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刘贺6岁时,继承父亲王位,成为昌邑王。汉昭帝崩逝后,当时18岁的刘贺被权臣霍光拥立为皇帝,仅仅27天后就被 [详细...]
      2025/01/16 09:33: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正式开展
    2. 展览现场。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 供图 “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14日在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展。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9日。 该展览共展出文物276件(套),其中,精选广东地区出土砚及文房配套文物193件(套),借展天津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的传世名砚精品及文房配套文物83件(套)。 南汉二陵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此次展览展出一批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出土砚,呈现了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砚及砚文化的流变和传承,生动讲述广东地区砚文化故事。 砚台作为中国传统 [详细...]
      2025/01/16 09:3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灵蛇献瑞 ——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在京启幕
    2. 乙巳蛇年将至,“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14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临展二厅拉开帷幕。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介绍,此次展览分为“生肖文化的源与流”“腾蛇乘雾”“幽幽蛇影”“蛇舞丰年”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生肖文化的源与流”,通过北魏十二生肖铜镜、唐彩绘十二生肖俑等图片,呈现生肖信仰起源与传承,展现早期人类动物崇拜及生肖文化演变。 第二单元“腾蛇乘雾”,以商蛇首铜勺形器、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等图片,揭示蛇在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形象与寓意,体现其在艺术、宗教、民俗领域的影响。 [详细...]
      2025/01/16 09:3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首次出版亮相
    2. 新出版图书《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 (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甘肃简牍博物馆14日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四家单位联合编著的《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外公开出版发行。 殷墟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20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这些古文献被发现之后曾屡遭劫难,大量珍贵文献甚至流失海外。 2023年1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 [详细...]
      2025/01/16 09:26: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艺与道合 向美而生——马国强人物画艺术精神论略
    2. 马国强 《春暖》 148cm×84cm 1982年 欣闻马国强先生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红袍”画集付梓出版,我非常高兴。当看到这本大气、厚重的画册时,我一下子被震住了,心中陡然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似乎有种无形的力量推搡着我一定要写点什么,想来这应该是受到马国强绘画内蕴外化的影响。毋庸置疑,如此重量级的画集,在河南乃至全国画坛都是少有的,其学术权威性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笔墨灵性与生命灵性的共鸣 提及人物画,首先不得不重新审视笔墨生命这一深刻主题。古往今来,中国经典人物画中的笔墨变化往往都与人物的生命紧密相连,以笔墨的 [详细...]
      2025/01/16 09:21:2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关注生活 礼赞时代——马国强人物画作品赏析
    2. 马国强 《老河》 中国画 213cm×124cm 2016年 马国强的水墨人物画,以大爱无疆的审美情怀,以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娴熟且富于变化的笔墨语言,以其精湛的厚重底蕴和驾驭各种绘画元素的艺术功底,将一幅幅精心绘制的水墨人物画,捧献给瑰丽而神圣的艺术殿堂。他通过笔下人物外在千姿百态的生动体现,挖掘出人物内在感情的丰富内涵。他的画,笔墨寄情,表现造化神韵;守正创新,写出气象万千。他的画,通过人物刻画来表现少数民族的风情,像一曲曲扣人心弦的乐章,彰显出大自然或舒缓、或激越,或奔放、或内敛的内在神韵,激发人们对大自然无限魅力之神往,激发人们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详细...]
      2025/01/16 09:19:3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亮相国家图书馆
    2. 首次完整拼合展出明代《五龙捧圣》壁画 1月15日,“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发布会。作为“永乐宫展”全国巡展的第六站,展览粹选珍品,仅一级文物就有13组。展品汇集永乐宫150余件珍贵文物,还首次融合数字化前沿技术与手段,AI复原与活化永乐宫壁画、彩塑与建筑原貌,让观众零距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艺术之美;创新引入壁画艺术主题VR大空间,为观众带来全方位沉浸式的探索体验。 此次展览全面升级,囊括多个“首次”,首次展出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首次完整拼合展出明代《五龙捧圣》壁画,更有国家图 [详细...]
      2025/01/16 09:17:07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