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海经》与传统工艺美术的互鉴互通
    2.   《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成书时间大致在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前中期‌。这部著作系统记载了诸多方国、山川地理、人物事迹、神仙传说以及神怪异兽等内容,荒诞离奇,反映了上古时代交通不便、传播受限的背景下,人们对陌生地理空间的神奇想象。书中描述,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中国九州位于世界中央,大地四方皆为大海环绕,而四海之外则是各类殊族、异兽与神怪栖息的荒远之地。《山海经》记载了西域神奇的国度、山川、草木、矿产、禽兽、鱼虫、神仙、居民等。那里的居民形貌异于常人,肢体器官或残缺不全,或超出常规数量,部分人寿命可达千百岁。以三身国为例,据《山海经》记载,其居民具有 [详细...]
      2025/07/05 08:46:1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广东地毯式调查——新发现四百五十余处党史类文物
    2. “四普”队员标记坐标点位 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国务院部署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广东省普查办践行“应普尽普”的要求,发布《关于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的公告》,全时段面向社会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信息,聚焦党史文物,开展地毯式普查。截至目前,广东省累计调查党史类新发现文物450余处。 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木沥村元和村,有一栋始建于清代的建筑——元和寿山世居,为惠州地区常见的围屋格局。尽管屋顶已完全坍塌,且部分泥墙剥落,但其建筑平面形式较完整清晰,共保留42间房、6处天井 [详细...]
      2025/06/30 08:56: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同异——五人绘画艺术研究展(深圳站)”将开展
    2. 写给五位艺术家的展览 任何事物都有同异之分,世界万物莫不相同又莫不相异,同与异是对立面的统一。在这里,“同”指五位艺术家所从事的同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异”则可以理解为不同、差异,但都可以说是二元的共时性存在。艺术家作品置于同一展览,由于地域、经历与生活的背景的不同,使绘画表达和关注不同,且通过展览强化了之间的差异。赵培智的绘画不断体悟画面空间的内部张力,摒弃了叙事性的冗杂,意在感知人与物的外延。同时展示了立足于对社会、文化及生活的思考,挖掘视觉形象更多的潜在性,揭示了艺术文本背后的隐喻,表现出当代视觉文化的多样性表征。李学锋的绘画作品内核具有强烈的释放性,类似一 [详细...]
      2025/06/27 08:46: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胡硕堂|评论:三鱼三境: 庄子哲学的当代美学映照
    2. 秋水时至,鱼游从容。庄子以三鱼为镜,照见生命的三重玄机:濠梁之辩,涸辙之鲋,江湖相忘,阐释了庄子逍遥深层的心境。这三尾灵鱼,游弋于秋水长天之间,划出了中国哲学最美的生命弧线——从审美超越到现实智慧,最终抵达精神自由。 一、鱼水之喻:古典哲学的三种生命境界 庄子以三鱼为喻,构筑了中国哲学史上最为精妙的生命美学体系。濠梁观鱼,见“出游从容”之乐,实乃“心斋坐忘”之境;涸辙之鲋,显“相呴以湿”之困,却是“安时处顺”之智;江湖相忘,得“独游无待”之真,方为“逍遥游”之极。此三境层层递进,构成了庄子生命美学的完整图式。 [详细...]
      2025/06/24 13:00: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黄炎培美育思想下高校美育体系构建研究
    2.   【摘要】黄炎培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美育,其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实用主义原则,主张将艺术熏陶贯穿教育全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基于当前高校美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本研究以黄炎培美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探索其与现代高校美育体系的融合路径,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黄炎培;美育思想;体系构建   黄炎培美育思想的内涵   ☆人格化   黄炎培 [详细...]
      2025/06/24 08:46:0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荷兰小伙柯桑德用视频记录、传播中国 用影像架起理解之桥
    2. 柯桑德(左)带昆汀在上海体验中国古风晚宴。 受访者供图   最近,一段“荷兰小伙花480欧元,邀请非洲乐队为中国创作歌曲”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里一位长着洋面孔的小伙子,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歌曲。4位非洲歌手的演唱旋律热烈、活力满满。网友们纷纷在视频下留言:“I love China(我爱中国)用英文唱,原来那么好听”“写得很棒,欢迎来中国”……视频里说中文的洋小伙名叫柯桑德,是荷兰人。   阳光开朗的柯桑德,凭借一支支轻松幽默、真诚自然 [详细...]
      2025/06/23 08:27: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人如其画 在求索中砥砺前行
    2. 任四四 听海 180×192cm 纸本水墨 深圳画院专职画家任四四近年来围绕“山”“水”“城”进行创作,为此曾随我奔走于京、黔、桂、赣、浙等地,历览山水之秀,体味都市烟火。 山,是静观内省的象征。作品如《孤山》《空山回响》,构图简淡,气息沉稳,似在遥望不在眼前的山,也似在描绘心中的丘壑,虚实互生,空灵有致。 水,是灵动智慧的象征。《听海》《云从海上来》等作品,以水墨在渗透与晕染间的微妙张力,传达一种如临海岸、又近梦境的观感。在这一组作品中,观者几乎能感受到“水墨的呼吸”,共同构成一种带有生命那韵律、有机的视觉节奏。 [详细...]
      2025/06/22 09:44:05 来源: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方土 | 忆梅墨生及一幅赖少其画作的“失而复得”
    2. 2017年12月,方土(左)与梅墨生在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讲座上 陈履生骤然离世,让我想起老梅——梅墨生。老梅也是走得突然,走时还不到六十岁,实在是太急了。记得看到讣告那一刻,我手里的茶杯“当啷”一声摔在地上——这人前一阵子还在广州手把手教我练气功养生,那认真劲儿,怎么看都不像即走的人啊! 要说陈履生和梅墨生,在我心里都是将来能成为美术界响当当的“泰斗”的人。老梅肚子里的学问真没得说,从魏晋画论聊到黄宾虹的“五笔七墨”理论,能将千年艺术脉络剖析得丝丝入扣。他以书法入画,尤其是大写意山水、花卉,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韵味,又有自己的风格,淡雅古 [详细...]
      2025/06/19 09:24:28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想念吴冠中 这次去深圳看他的画吧
    2.  吴冠中 《眼》 布面油彩 80cm×80cm 2009年 图片来源:浙江美术馆    “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当前正在深圳美术馆(新馆)举行。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家。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实践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览主题“我负丹青”出自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此次展览也以吴冠中的自述为线索展开,呈现了吴冠中及其家属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作品中的佳作(包括吴冠中师友赠予他的艺术 [详细...]
      2025/06/18 09:45:15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为展览的生态化发展培养受众
    2.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部策展人 刘冬媚 展览的主题是其核心灵魂。一个好的展览应该主题明确,能在历史、美学、科技或现实意义方面带给观众一些深入思考。 应基于对展品深厚研究的基础,挖掘展品各方面的价值,将其背后故事、文化内涵、科学原理以多样方式进行阐述,让具有专业门槛的内容有趣化,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展厅,为展览的生态化发展培养受众。 一个好的展览应该是增进不同群体互相理解和共情的桥梁。它能跨越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让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实现心灵的对话与共鸣。面向青少年群体,可以通过卡通化的文物形象、趣味横生的互动游戏生动表达 [详细...]
      2025/06/18 08:56:4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289(s)   7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