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之都——宜兴
    2. 基本概况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 [详细...]
      2010/07/19 16:05:2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解放前的紫砂生产方式
    2.   挑坯入古龙窑 烧火  解放前,紫砂壶是一家一户在家里生产,做好坯后,由各家把坯挑到窑户的窑上去烧。   当时主要烧紫砂壶的大窑(龙窑)有5条:品胜窑、新窑、龙糠窑、太平窑、工厂窑。经常烧的是品胜窑、新窑、工厂窑。   那时都是私人窑户,节数烧多的叫大窑户,节数烧少的叫小窑户。   蜀山南街大部分是做、烧紫砂的大、中、小窑户,很是繁忙。   烧十节窑以上的是大窑户;   烧十节窑以下的是中窑户;   只烧一、二节的叫小窑户。 [详细...]
      2010/07/19 16:04:1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关于陳曼生的一些介绍
    2. 喜歡紫砂壺的朋友對“陳曼生”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正是他將詩詞、書法、繪畫、篆刻等融入紫砂壺,並創造性地創作了紫砂壺歷史上的經典之作——曼生十八學士壺,才使紫砂壺完成了從工藝品到藝術品的轉變。然而200多年風雨變換,絕大多數的曼生十八學士壺已經難覓蹤影,逐漸變成一個傳說。下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監製的曼生十八學士壺將和世人見面。      溯源      名壺源於淒美愛情故事      陳曼生本名陳鴻壽,浙江杭州人,生活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擅長文辭,精於雕刻,以書法篆刻著稱,是清代 [详细...]
      2010/07/15 15:07:0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宜兴紫砂名人榜
    2. <<石泉>>--字清竹, 号大痴. 青年陶艺家, 书画家, 安徽宣城人,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95年涉足紫砂, 得顾绍培等大师的精心指点. 运用紫砂独特的内涵, 将造型与绘画篆刻等手法, 把很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内容让其融合, 使其升华. 作品风格华而不媚, 艳而不俗, 被誉为<<文化壶>><<文人壶>>.      黃玉麟 十三歲起就學習紫砂技藝,造詣較深。他的作品形制工整,嚴謹不苟,在選泥配色上也別出心裁,不僅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等傳統名壺 ,而且還開拓了製作紫砂假山盆景的新途 [详细...]
      2010/07/15 15:05: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专业委员会会员名单
    2. 作者: 出处:宜兴陶协      按照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苏艺学(2004)01号文件精神要求,到2004年10月止,已有284名原省学会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核发新证,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蒋蓉、徐汉棠、徐秀棠、谭泉海、汪寅仙、李昌鸿、鲍志强、周桂珍、顾绍培、鲍仲梅、李守才、邱玉林、徐安碧、潘持平、张红华、王石耕、沈遽华、徐达明、朱建伟、曹亚麟、凌锡苟、储立之、吴 鸣、谢曼伦、吴 震、毛国强、沈汉生、范洪泉、季益顺、曹婉芬、何挺初、程 辉、周尊严、高建芳、许艳春、陈国良、高振宇、江建翔、吴培林、倪顺生、刘建平、范永良、陈建平、方卫明、施小马、汤鸣皋、杨勤芳 [详细...]
      2010/07/15 14:58:1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海山仙馆:昔时苏舸今何在
    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荔湾湖公园的“海山仙馆”打牌的老者中,很多是不知道盐商潘仕成的,对于附近重修的“海山仙馆”也是可有可无。真的让人不禁想起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彩云易散琉璃碎   世事变迁,广州的风华胜迹、风流人物正在很多广州人的记忆里淡漠。虽然提起名字来,许多人还有所耳闻,但是曾经的风流早已是雨打风吹去,即使我们再有想象力,也只能在脑袋里画空中楼阁。   在荔湾湖公园的“海山仙馆&rdquo [详细...]
      2010/07/15 14:53: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走进宜兴寻源紫砂
    2. 2009年6月25日-27日,我们相约来到紫砂的故乡江苏宜兴丁蜀镇。虽说大家都用紫砂壶泡茶喝,经常在一起赏壶,有的说壶的泥料如何如何,有的说其做工怎样怎样,可除了个别人外多数没去过宜兴。平时说壶论道可谓纸上谈兵,这番跋涉则是要追根寻源看个究竟。   第一站,紫砂之源。   这是青龙山和黄龙山的交界地,当年在此可以挖出紫砂矿泥,既是生产源,又是风景区,山脚下是丁山。现在矗立着一个青铜群雕——紫砂之源,它是当地政府做的能代表地方特色的一个标志,由江苏工艺美术界名人凌锡苟用半年多时间创作而成。这组群雕中有7个人物,主体人物高2.04米,表现的 [详细...]
      2010/07/14 17:32:4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南国陶都”能否满城尽是陶元素?
    2. 号称千年窑火不断的佛山将迎来城市的节日———中国佛山陶瓷节10月将闪亮登场。这将是一场佛山陶瓷的嘉年华。围绕这个节日,佛山这个陶瓷城市也在“张灯结彩”,特别是在江湾路陶艺大道进行了首期改造,陶瓷元素被巧妙地融入陶瓷大道的整体设计之中。   这是在佛山城市市政建设中少有的举动。在城市化的历史车轮中,有人反思在高楼大厦中佛山失去佛山的特色,陶瓷元素这一次大规模地体现在城市的规划中。这次佛山满城或将出现尽是陶瓷元素的景象,对于打造“南国陶都”的佛山将意味着什么?   陶瓷元素&ldq [详细...]
      2010/07/14 17:28: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宜兴紫砂工艺创造性的工具意识
    2. 2010/07/14 17:20:0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千钧四两提--话说提梁
    2. 2010/07/14 17:13:3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388(s)   6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