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

        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名称: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24/06/30~2024/07/05
          展览地点:[甘肃]-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青白石路220号第2层014室-(兰州毕生轩艺术馆)
          主办单位:兰州艺诺艺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毕生轩艺术馆
          参展艺术家:群展

        前言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大道至简”是宁静以致远,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大道至简”,是一种至美。这种至美予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无穷意境。本次展览以“大道至简”为主题、旨在将艺术家的这种精神注入到美术作品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邀请当代百位书画名家展示他们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创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由兰州艺诺艺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毕生轩艺术馆主办,艺诺艺术网、墨里艺术网协办的“大道至简—当代书画名家百家学术邀请展”在毕生轩艺术馆隆重展出。


        叠彩流云梦幻境

        ——品读陈斌中国画的纯美诗意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笔者对陈斌的记忆始终未变,更有其作品中涓涓不息的诗意,似如曼妙迷彩的歌谣,梦境般飘来一个个跳跃的令人享受的音符,绮韵、幻丽、温馨。

        2005年秋,“著名画家陈斌应邀赴台湾文化交流之旅”研讨会在成都青白江举行,笔者紧随电视镜头参与了新闻采访,这是一个再认识的回顾过程,直至电视新闻播出数天后,笔者仍逍游在陈斌的艺术世界里。

        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过后见彩虹,陈斌的画卷有其岁月的痕迹:89年他的版画《往复》人选卢布尔雅拉第18届国际双年展,这是他早期的成名作,该作品具有强烈的创意感,画中的哲思很丰富,几何线条与图形往复循环,隐然组合成了那个时期的变革节奏,其审美倾向和表现手法不失当代性特征;90年水彩画《远方的思念》在台湾荣获优秀奖,该画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陈斌作品的情感因素,由此而来的淑女情结浸润其后;95年起陈斌开始尝试把在版画、线描功力运用于国画创作上,《风祭》就是这一时期的范式力作;其后陈斌中国画创作全面成熟,获全国墨海精英赛一等奖的《栅栏》即为代表,此画中线韵游离于自然,情绪表达极为细腻,诗意感流淌不息。

        97年以来,他开始注重色彩上冷暖和谐,并独树一帜地采用色块叠加、平面组合渐变的过渡图式,构成旋律感极强的线韵来延续和穿织画面,从而描绘出诗歌意境般具有无穷想象力的精美画面,其线条飘逸、其思维发散,此表现手法是一个大的观念性突破,是画家长期观察生活、准确表达自我的愉悦体验。有评论家赞誉:“宇内独一无二的创举,对美的提炼突破了传统”,由此而派生于后的装饰性绘画特征深得观众和藏家喜爱,一时洛阳纸贵,海内外同此凉热,他的风格就此成型并声誉鹤起,系四川成都青白江地区唯一的市场签约画家。

        陈斌还长期深入藏区体验生活并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其足迹从西凉康巴到青藏高原,到后来的云贵大川、江南胜景,再到大江南北和全国各地,采集了大量的写生稿和创作素材,为其后创作奠定了基础。

        98年至99年,陈斌的巨幅重彩《吉样风》获日本第16回国际书画展国际共生文化奖,《转经的藏女》入选中国美协"中国画三百家",这是他创作上的里程碑,《吉样风》与《转经的藏女》应视其为代表力作,它表明作者从传统到当代、从现实到理想、从幻象到抽象、从浪漫到诗美的创作历程,这流金溢彩的笔触铺呈出诗情画意,画家所表达的理想主义光辉强烈地冲击着画面,并给观众带来了时空图腾、仙逸飘渺的华丽感受。

        2003年,陈斌艺术上再攀高峰,《红土・红云》获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中国画优秀奖,画作中的藏女正面高歌、天地呈样、瑞鸟来朝,牛羊献瑞、繁花似锦、云霞幻彩,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此时他的色调变暖了,较之前期画风有其再突破的新意…,纵观陈斌工笔重彩作画,其构图表现汇集了诸多画种,技法上以平面叠加色块并交织出线条来贯穿全图,一反念珠笔墨之消极颓废,将人物及物象有机组合,让画面高度变形并形成视觉、感觉、幻觉上的抽象,故画彩和谐起来,激情放飞于诗意,吉样寄情于冷暖,此象征意味十足,作品的墨痕却生动起来,让色彩冲撞水墨效果,这无愧为影响当代的前卫手法。

        即如在满构图中也留幻美空间,这使观者将目光游弋到空旷,以题材中的青春女性为主线,无论是藏族游牧女亦或是彝族歌舞女,那充溢画面的美感让人畅想不已…

        而他水墨画中的民族风情女亦如轻风般曼妙无比,令人过目难忘!概因画家内心向往对女性至美的赞歌,也是画者神游笔韵时的由衷感悟,他以禅修来净化灵魂,用天地禅心去摡括生命,可以想象…创作中的画者正以涌动不息的激情和心灵畅想在抒写生命,从而使笔底留下了织锦般的诗意画境。

        画家竭力谱写新时代颂歌,作品主题极积向上,无论是呕歌自然、乐舞天地,还是游牧高原、信仰神灵,乃至古典风情和当代精神,都表达了天人合一、和谐大同、向往理想的创作宗旨,其人性美的光辉淋漓尽畅,并与现时代主旋律相呼应,不失为奉献给当代读者的精神大餐。

        画家感言:“中国画的创新是广泛丰富的,不能只停留在笔墨精神层面上,它涵盖整个民族的审美图式、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对生命过程的反省、批判或赞颂的情感表达,重要的是在自然、人、艺术之间找到契合点,这是画者对中国画本源精神的直取。画者以诗的底蕴托起画的精神,用心灵展现人格魅力,它满足了各阶层人士的审美需要,寄现实之于理想、寓理想之于浪漫,实为大雅入大俗的高标,直达形而上的美学高度。

        如惠风和畅、似霞光源于织幻、高雅出自心象、超然更寄托了真情,陈斌依托其在素描、线描、版画、水彩的超凡功力和建树水平,在重彩工笔的同时,其水墨写意画创作亦大获丰收,将工笔画的极繁极多演变为写意画的极简极畅,让笔端墨韵流动且收放自如,牧歌女与古典女婷立的造型仿佛是画家有意为之的艺术语言和印象经典,亦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画家自然而然地走向诗意纯美,那种“梦幻叠彩、飘逸流云”的神畅直到永远,而画家超现实主义情怀的博大精神让我们在思维中尽情地逍游锦绣时空,浪漫的感觉梦飞天外,唯美的诗景阳光灿烂。

        初稿于春城2005年11月26日,再稿于成都2020年6月5日。


        (文/曾策,著名美术评论家、艺术品策划推广人、《文旅鉴藏》杂志主编、四川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164(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