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行采风写生记
    2.   6月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馆承办,林州市石板岩镇人民政府、石板岩镇太行山写生产业协会协办的“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河南段)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举行。我有幸参加此次活动,浑厚雄浑、气象恢宏的太行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行山山势雄浑、气脉连绵、险峻峥嵘,碧绿的河水环山流淌,潭深莫测……恢宏博大的气魄产生的震撼感扑面而来,让我身心沸腾。群山中的古村落依山而建,其间古木参天,朴茂清幽。石板民居古朴端庄,有鲜明的特色,是太行山历史 [详细...]
      2025/09/19 09:39:3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品王圣松雪境油画的悠悠宋韵
    2.   王圣松 《油坊庄东头》 油画 170cm×80cm 2022年 图片来源: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9月7日下午,由河南省美术馆、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推出的“心本无尘——王圣松雪境油画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该展是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学院之光——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系列作品展”的第8场展览。   王圣松现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其油画、中国画、粉画、版画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奖。近年来,王圣松另辟蹊径,以故乡豫东村落的雪景为题材开启静谧深邃的心灵视窗,对艺术的探索、对生命的 [详细...]
      2025/09/19 09:37:55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北京画院9月推出两场展览 共赏漫画温情与中国画大写意
    2. 9月初,北京画院推出“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和“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两场看点十足的展览。 “无限清凉——丰子恺艺术展”以“无限清凉”为题,分为“诗意之情”“护生之心”“童真之趣”“闲逸之韵”四大板块,并辅以书信、手稿、文献展品以及多种互动体验,构建出一个多维度的展览空间,将丰子恺温润通透的艺术世界娓娓道来。丰子恺的艺术始终关注人性的本真和生活的意趣,其作品中的这份“清凉”,既是他的美学风格,亦是其精神内核。在信息纷扰、人心焦灼的当下,这份跨越时空的“清凉感”显得尤为珍贵。 “三家门下转轮来——齐白石与徐渭、 [详细...]
      2025/09/19 09:36:32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读美 品美 创造美
    2. 桑建国 《春雨》 中国画   美术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一过程可概括为三个层次:读美、品美与创造美。三者层层递进,彼此融合,共同构成美术专业人才培育的有机整体。   读美:理解美的规律   “读美”是认知的起点,指通过系统学习,理解形式语言与美学法则。中外经典作品成为最直观的教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构图、色彩、笔触与意象,辅之以临摹和写生,使其不仅“看到”,更学会“读懂”,逐步构建起对美的理性认知与视觉积累。   品美: [详细...]
      2025/09/19 09:34:25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在艺术与心灵之间搭建桥梁
    2.  张学琨 《春光谣》 木版单色 21cm×26.5cm 1983年 河南省美术馆藏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深知美育绝非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一场关乎心灵、情感与价值观的“浸润”过程。它如春雨般细腻无声,又如阳光般温暖持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审美眼光、人文素养和生命态度。在这片美育的园地里,我不断探索着如何让美的种子在青年心田中生根发芽。   课堂是美育浸润的主阵地。我坚信,真正的美育始于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与唤醒。在讲解《清明上河图》时,不仅要剖析其笔法技艺,更要穿越时空感受北宋市井的生活气息, [详细...]
      2025/09/19 09:33:2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从一枚胸针开启的美育觉醒之路
    2. 周思旻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雕塑 165cm×155cm×115cm 中国美术馆藏   记得12岁那年,11月的天儿已特别冷,第一次离开家到一所乡村学校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班。短短一个多月,要学习素描和色彩写生,还要到田间地头画速写,再步行20公里到山村深入生活去创作。45天的学习经历就像一生从事艺术的全过程。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寒风过后天空是粉绿色的;知道了麦田不是绿油油的,而是蓝紫绿的;知道了石分三面,树分八方;也知道了空间、虚实、疏密对比,审美的启蒙教育从此开始。 [详细...]
      2025/09/19 09:32:1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墨海心源——于文江中国画作品展”将在烟台开展
    2. 自 序 从艺近五十载,光阴荏苒。回望来时路,总觉幸运——艺术之途虽有探索的艰辛,却因脚下的土地与心中的热爱,愈发笃定。而今日,能将这近五十余年的笔墨心源带回故乡烟台,在这片承载了我童年涂鸦、少年画梦的土地上呈现,更添了一份近乡情怯的温热。 我的艺术启蒙,或许就藏在烟台的山海间。儿时在外婆家的墙壁上涂鸦,少年时在作业本的边角上描摹,高中进入美术课堂进行基础学习。17岁那年,第一次乘火车离开烟台赴济南求学,车窗外的故乡渐行渐远,却成了我“心源”深处最坚实的根系。后来我渐渐明白,“墨海”行舟从不是无源之水——它既要扎进中国传统的审美沃土,从笔墨中 [详细...]
      2025/09/19 09:24:0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未尽之岸——黄琳珺作品展”将在杭州开展
    2. 时值清秋,西湖远山含黛,近水浮光。由信雅达文化艺术与西湖畔历史名迹明月楼携手联合主办的“未尽之岸——黄琳珺作品展”将于9月20日在三清上西湖馆——明月楼正式启幕。 展览将集中呈现新锐艺术家黄琳珺近年来潜心创作的《栖息地》《趣途》《浪》等系列作品。她在荧光的丛林、恍惚的水影与汹涌的浪涛之间,构筑出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情感世界。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担任学术主持,资深策展人、《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韩晶担任策展人。 作为信雅达文化艺术“星启”重点推介的青年艺术家,黄琳珺以独特的视觉语言、深刻的艺术思考与跨越媒介边界的创作实践,展现出 [详细...]
      2025/09/19 09:16:0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范迪安将《白哈巴的傍晚》与《天山绿电》分别捐赠给新疆美术馆与新疆画院
    2. “将展览带给新疆观众,我深感极具意义,也是对新疆这片土地深情致意。”9月14日,在新疆美术馆举办的“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风景油画展”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动情地说。他将两幅作品《白哈巴的傍晚》与《天山绿电》分别捐赠给新疆美术馆与新疆画院。时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他期待通过笔下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让更多人感受艺术所呈现的新疆之美。 油画《天山绿电》聚焦于新疆风力发电的标志性场景——广袤天山之间,一座座风力发电机巍然屹立,叶片在光影间舒展,构成画面的视觉中心,生动展现出新疆清洁能源开发的宏伟气象。数据也为这幅画面提供了有力印证:2025年上半年, [详细...]
      2025/09/19 09:13:53 来源:新疆日报·石榴云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当代的大画家,无不是在研究古人的基础上成就了自己的画风
    2. 文长笔意 180cmx60cm 2020年 在中国画的范围内,花鸟画独树一帜。宋元明清各代大师辈出,明清两代文人画大发展,写意花鸟画几乎在画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其技法之完备,艺术思想之升华,影响之久远,对整个中国画的发展都起着推动作用。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画坛,写意花鸟画大师众多,山水、人物画在技法上无不受到花鸟画技法的影响,由此可见花鸟画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无可争辩的。近年来,对于传统花鸟画如何创造出新的形式,如何加强它的视觉效果,同时又不失去它的审美内蕴,如何使之在形式上更趋向于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从而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感,是我在思 [详细...]
      2025/09/19 09:10:5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6(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