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年黄胄 百件展品 他“随雨雾飘过来”
    2.   黄胄 《好客人家》 中国画 1980年 图片来源:安徽省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今年适逢黄胄百岁诞辰,6月26日,展览“百年黄胄:诗随雨雾飘过来”在安徽省美术馆亮相。   安徽是“百年黄胄”纪念展的第三站。1980年,艺术家黄胄借南下讲学之机,考察苏浙皖等地,在安徽歙县、黄山、泾县等地游览写生。本次展览的主题“诗随雨雾飘过来”,正出自黄胄写生过程中创作的一幅黄山作品上的题句。以此为题,既是呈现展览与安徽的一种在地性连接,亦是对黄胄激情、浪漫、豁达性情的生动表述。   以“ [详细...]
      2025/07/09 10:03:0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在宋画中品味山河人间
    2.   [宋] 梁师闵 《芦汀密雪图》(局部) 图片来源:开封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宋代绘画在承袭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繁荣发展,风格流派纷呈,技法体系完备,造就了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院体画的写实工致、严谨典雅,文人画的品格超逸、意境清远,共同书写了绘画史上绚丽多彩的一页。   为更好地展现宋代艺术雅正多元的繁荣景象,以及丰富的文化意涵,开封市博物馆推出专题展览“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宋画中的山河人间”,并于近日面向公众开放。   公开资料显示, [详细...]
      2025/07/09 10:00:21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汲古求新——李刚中国画展”将在南京开展
    2. 雅健清逸 平淡冲和——李刚山水画解读 李刚于传统山水画笔墨浸淫多年,研习历代诸家——尤其对董源一脉的南宗源流颇有心得。而近现代山水画家中,尤为瞩目陆俨少和黄宾虹,前者的松灵笔墨和云水幻变,后者的浑厚华滋与质朴深邃,于不经意间与李刚的温厚性情,以及他对水乡生活的体悟融合无间,逐步形成了渊源所自而又别具一格的笔墨语言。 李刚近年所创《灵龙水乡淮杂故里》《大美九龙口》《清夏》《苇塘曲径》《古河新貌》《微风轻拂九龙口》等一系列表现家乡建湖的作品,以平远法构图,通过对芦苇、船只、鱼网、滩涂、村舍、行人、飞鸟等典型素材的描绘,体现“村在水中筑,人在荡中 [详细...]
      2025/07/09 09:52:2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问心朝山——郭文杰山水画写生作品展”将在山东画院开展
    2. 《问心朝山》45.5×78cm纸本水墨2021年 院长寄语 在传统山水画的精神脉络中,“山”始终是文人画家寄托性灵、叩问本心的图式源流。郭文杰此次以“问心朝山”为主题的展览,将古法山水的笔墨基因与现代视觉经验相糅合,在笔墨之间构筑起一个兼具传统精神与现代品格的艺术世界。 郭文杰深耕宋元绘画的研习多年,传统根基深厚。从李成的寒林平远到郭熙的“三远法”,从范宽的雄强山水到倪云林的淡逸风神,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创造性转化。观其画作,布景构图深契宋元法度,山石勾勒刚劲中见柔和,树木皴擦细密而不繁琐, [详细...]
      2025/07/09 09:45:3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李健强扇面作品 | 风雅在手 清风入怀
    2. 万山飞雪心花放 30×50cm 成扇纸本设色 2016年 鹿角散节,蜩鸣新候,此时恰值盛夏,而用扇消暑的人业已极少。科技的发展带给人太多便利,人之所居皆有空调,单凭遥控按键随性选择舒适的温度。扇子的实用性被碾压得几乎不复存在。它摇曳着微细的风渐渐远离生活,成为收录记忆的老物件。 然而,说来也有趣,尤其近年,每到盛夏总会有很多朋友拿着折扇、团扇忽然来找我,要我给他们的扇子上题字或画画。扇子作为一种独特的展示书画艺术的轻便载体,重新被有心之人喜欢。看来,科技淡化了实用性后,作为单纯的艺术形制,成就了它更为风雅的存在。 [详细...]
      2025/07/09 09:38:5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心怀诚敬,画蕴奇伟
    2. 《春度香椿坪》97cm×178cm 2010年 2005年韩敬伟教授从鲁迅美术学院来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差不多就是从那个时候认识敬伟老师的。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成了老朋友了。 韩敬伟教授,笔名老坡,看他的长相一点也不老,还有这个年龄人少有的光泽。敬伟老师温文尔雅,温润如玉,有教授的书卷气。与敬伟老师经常接触,久而久之能从他身上体会到一个美术学教授骨子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敬伟老师坚持每年都要带学生去写生,基本功是要经常操练的。山水画写生是艺术家对客观对象审美的一个抽象和概括,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意趣和表达能力。我个人理解,中国山水画表达 [详细...]
      2025/07/09 09:38:5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邱清崇:他在寻找自己的路
    2. 新启航200cmx165cm,入选于2020年11月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我与邱清崇认识有几年了,一直都在关注他的创作,每一次交流,从他的言语间,感觉他有着破范而出之后彷徨中逐渐体验到摸着了可以真正表达内在真诚的艺术路径之后的欣喜——一种松绑后剧烈麻痛感之后的快感。 从他近十年的创作来看,清晰地出现一串从紧箍里启步,探寻着,探试着,向自由境界渐去的脚步。 同样,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也有着时空自由:“在背景是空白的情况下,舞台一席之地随时可以是任何地方,不断流变,时间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短,伏案片刻就过 [详细...]
      2025/07/09 09:07:56 来源:福建文联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忠于本心,“画说”与大海的不解之缘
    2. 鳌江渔村写生 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其丰富的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福建地处中国的东南,靠山面海,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作为海洋大省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具有地缘优势,增强海洋文化意识,促进海洋非遗保护,有助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福建拥有独具特色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联合国级海洋非遗项目,即妈祖习俗、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和送王船;国家级、省级海洋非遗项目如端午节(安海嗦啰嗹习俗)、蟳埔女习俗、 [详细...]
      2025/07/09 09:06:0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李一“谈艺”:持艺舟双楫 求学艺相成
    2. 一画铭 纸本363cm×144cm×2 2025年 我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从事书法创作,切身的体会是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耳顺之年后,时常想起王朝闻先生常说的8个字:“不到顶点”“再再探索”。“不到顶点”提醒创作者还有探索空间,“再再探索”则催人发幽探奥,不断探索艺术的至理至法。 我更切身的体会是,研究艺术如荡舟海上,需要双楫,一楫是学问学理,一楫是创作实践。双楫摇起,相互配合,艺舟方能行稳。艺舟双楫,直白一点说,就是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相结合。近现代以来,艺术有了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之区分。人的精力有限,择有取舍,术有专攻, [详细...]
      2025/07/09 09:06:00 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情系桑梓·艺道传薪——唐建教授师生画展”将在潍坊启幕
    2. “情系桑梓·艺道传薪——唐建教授师生画展”将于7月12日在潍坊莫言文学艺术馆启幕。展览以“情系桑梓•艺道传薪”为主题,展出唐建教授及其学生的绘画作品100余幅,其中唐建教授作品10幅。展览分两个板块:“师道匠心”主展区,“青衿之志”展区,分别展出唐建教授和学生的作品,展现国画的独特魅力和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指导单位: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中共高密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密市融媒体中心 协办单位:潍坊临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密新视听文化传媒 [详细...]
      2025/07/09 09:00:2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