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遗传承人从大学里学到了啥
    2. “杯子外边的竹编套是用赤水当地的慈竹经过20多道手工工序制作完成的,通过培训,当地农民也能完成,制作一个竹编套,村民可获得100元的收益。这100元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生活梦,而每一个人的一个小梦就是我们国家的中国梦。”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赤水竹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昌芹站在“代表通道”上,讲述了竹编村的致富故事。据记者了解,他们团队里有三分之一是“90后”和“00后”,大家尝试开展直播带货,让更多的人了解赤水竹编。 从赤水竹编乏人问津到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从找不到出路到全村年营收2000万元,非遗改变了贵州赤水很多人的生活, [详细...]
      2025/07/01 09:10: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高校如何为非遗注入“青春基因”
    2. 中国美术学院的研培班上,不同门类的非遗传承人探讨“跨界融通”。 赤水竹编保温杯订单不断,“90后”戏曲演员“起范儿”登台,“00后”学生将苏绣与家居设计结合……这些鲜活场景,都源于一项持续十年的行动——研培计划。近日,跟随研培计划主题传播活动,记者走访了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多地的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和非遗传承人。每至一处,都领略到研培计划成果之丰硕。 理论与实践结合,破解难题 研培计划实施十年间,149所高校参与其中,举办了1400余期研培班,覆盖130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直接培训传承 [详细...]
      2025/07/01 09:07: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陕西兵马俑亮相澳大利亚
    2.  “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厅一角。 周丹 摄   近日,“兵马俑—陕西秦汉文明”展览在澳大利亚珀斯的西澳大利亚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西澳大利亚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举办,是西澳大利亚州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博物馆展览。   展览分7个展区,以2000多年前的中国为历史背景,展出饰品、器皿、乐器、武器等上百件文物,还有真人大小的兵马俑和华丽战车,并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物背后的故事。展览中有诸多互动设计,如通过平板电脑为兵马俑 [详细...]
      2025/07/01 09:00:27 来源:新华社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开展
    2.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文物局联合主办,四省博物院(馆)共同承办的“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30日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展览分为“山河星火——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山河脊梁——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山河众志——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山河永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晋冀鲁豫的历史使命”四个部分,全面回顾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历程,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太行精神。 展览精选河北博物院藏革命文物324件套, [详细...]
      2025/07/01 08:56:4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开幕
    2.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承办的“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于3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以中国印和篆刻艺术为载体,分为领航、抗争、图强、弄潮、领跑和劳模六个部分,共展出500枚篆刻作品,全景展现了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工运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中国工人阶级走在时代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中国工会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展览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参展的印章材料除传统印材外 [详细...]
      2025/07/01 08:54:57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澄怀——刘晨光作品展”将在山东画院开展
    2. 《春风得意》 34×45cm 院长寄语 在当下艺术生态中,信息的高速流转使得创作风貌的趋同现象日益显著。不少青年画家热衷于追摹流行样式,作品往往失却了地域的烙印与个性的锋芒,陷入千篇一律的窠臼。然而,青年画家刘晨光的艺术实践,为我们展现了一条回归本真、深植传统的可贵路径。 刘晨光的作品,其笔力遒劲刚健,墨色层次分明,尤以浓重酣畅的画面处理见长,于方寸间已然散发出浓郁而醇厚的“山东味”。这种鲜明的地域特质,并非刻意为之的标签,而是双重滋养的自然结晶:一方面,是齐鲁大地深厚的水土文化对其精神气质的无声浸润;另一方面,更是其 [详细...]
      2025/06/30 09:17:3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油画家潘义奎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2. 据中国美术馆官网显示,著名油画家潘义奎已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潘义奎,男,汉族,1977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美学博士,一级美术师,民革中央委员。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三届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一届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 历任甘肃画院副院长、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曾兼任民革甘肃省副主委,甘肃省美协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俄罗斯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荣获俄 [详细...]
      2025/06/30 09:14:54 来源:中国美术馆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宇宙万物工作室中国首展亮相798CUBE,探索数字时代的“未来之你”
    2. 798艺术区迎来年度先锋艺术盛事。6月28日,英国先锋艺术团体宇宙万物工作室在华首次大型个展《未来的你:行走的进化》于798CUBE隆重揭幕。这场展览构建出融合科技、身体与情感的沉浸式艺术现场,邀请观众共同探索人类在技术浪潮中的未来图景。 在人工智能与生成式设计飞速发展的当下,展览通过“数字生命体”深入探讨“未来的你”如何在代码与情感间持续进化。创始人马特·派克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技术是我们的画笔,也是隐形的合作者。” 展览以“行走”为叙事核心,构建动态进化剧场,让观众在参与中重新感知自身存在。马特强调团队创作常从手 [详细...]
      2025/06/30 09:13:37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斯文在兹——写在启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
    2. 2025年6月30日,距离启功先生离世已整整二十载。这位自嘲“身与名,一齐臭”的学者,以一篇诙谐而深沉的《自撰墓志铭》,为自己一生镌刻了一幅最精妙的侧影:“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这看似轻松随意的寥寥数语,实则字字千钧,凝聚着一位通儒对生命本质的彻悟、对浮名虚誉的洞穿,以及对学术真谛近乎虔诚的叩问。 他自况“博不精,专不透”,这看似谦卑至极的退守,实则是其深厚学养在无边知识海洋前的自然姿态。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皓首穷经,其注释的《红楼梦》程乙本,以 [详细...]
      2025/06/30 09:11: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笔触之艺”:开启全新的古文字艺术表达
    2. 汉字蕴含着丰富的造字思想、美学原理及创作方法,历经数千年仍为当代艺术创作及文化传播带来不竭动力。如何为汉字注入新的活力,贡献当代的智慧与创意,并以此为载体,实现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对话? 近日,在法国商博良世界文字博物馆展出的“笔触之艺:中国古文字视觉艺术展”,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从教三十年来在甲骨文、金文、篆书等中国古文字研究与创作中取得的成果为载体,通过数字艺术、装置设计与互动体验,向欧洲观众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与现代生命力。透过这些作品,观众能够与中国文字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受汉字的生命力与活力。 陈楠长期致力于包括甲骨文在 [详细...]
      2025/06/30 09:08: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