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曼生《汲古阁图》题诗——陈曼生轶事一则 作者:蔡耕
    2. 《汲古阁图》的流传   毛晋,明末大藏书家,常熟人,建汲古阁藏图籍,多宋元珍本。他不仅藏书,还爱刻书,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部头之大,刻书之多,为私家刻书之最,时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誉。后人称作“毛钞本”者,由于缮写、刻印精美,尤为嗜书者宝爱。称得上明末家刻本之巨擘。毛氏遗憾的是汲古阁存世时间并不长久,同时代人著作中亦未见提及《汲古阁图》。意外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期,在李盛泽遗藏出售中,有心人发现了一本影印《汲古阁图》,系全幅连史纸整张又五分之三,尺幅甚大。人们获知,图为绢本,小横幅,高27厘 [详细...]
      2010/07/07 15:51:5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浅谈紫砂造型艺术的线条美 作者:汪叶
    2. 宜兴紫砂以其千姿百态的迷人姿色,气韵生动的艺术造型,近百年蜚声海内外,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紫砂壶的造型,从壶体的高低、肥瘦、方圆的各种姿态,在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中体现出的线条美。   线条美的特征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简约与变化。古人认为线条符号愈简约愈能包容复杂的内涵。《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线条单一至“一”。八卦中的卦象也正是由线条的不同变化构成的,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无限空间。变化又使线条成为了艺术作品中最活跃的因素,简约又使“万物始于一&r [详细...]
      2010/07/07 14:48:4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正确把握功夫在壶外 作者:刘培金
    2.  吕尧臣大师的《功夫在“壶”外》,揭示了紫砂壶艺术传承内涵有关要害的命题,并认为如能引起关注和讨论,“是一件幸事”。我看后,很高兴。在此,以三十余年同艺术品创作人才的交往感受,谈些外行的认知。   公认艺术品创作的基本法则是“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老子在5000言中,用道字有68处,各有不同的概念内涵。此处的道是指一定性能的思维选择和实践指南。其具有以外为师、以内为用和以外识内等三层基本内涵,是无内即无外,由内决定外的本与末、因与果及无与有的互相演化法则。其本质是内修高尚正气为本的 [详细...]
      2010/07/07 14:45:0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浅谈优秀紫砂壶的评定与鉴赏 作者:万志群
    2.   宜兴紫砂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工艺美术陶。   紫砂艺术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及至今日五百余年,经久不衰。素有“龙山砂,阳羡壶,砂壶宜茶,茶道绝中外;荆溪水,富贵土,水土利陶,陶艺冠古今”之美誉。但如何来评定和鉴赏一把紫砂壶的优劣呢?基本有三点:一是实用功能,二是工艺水准,三是艺术价值。   实用功能,紫砂壶最初是一种实用性的盛水用具,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说一把紫砂壶做出来不实用,即使工艺水准很高,那也只能说是华而不实。所以说,要想制作一把优秀的紫砂壶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不应觉得费事。品茗、赏壶我个人认 [详细...]
      2010/07/07 14:43:4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钧釉”、“均釉”和“炉均釉”作者:瞿华娣 周小东
    2. 钧釉——钧瓷器之色釉。“钧瓷”是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瓷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古属钧州。宋代钧瓷的器形主要有洗、盘、炉、钵、尊等。其中选入宫廷用器的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代表器型大小,器身铭文有“奉华”及“省符”两种。钧瓷制作一般先将瓷胎进行素烧,上釉后再经过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其釉色主要有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紫等,它主要利用釉料中铁、铜元素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不同的呈色特点,烧制出蓝中带红、紫斑或天青、月白的多种釉色,一般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 [详细...]
      2010/07/07 14:42:4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新罐买宜兴”考辨 作者: 山谷
    2.  明人徐渭有《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一灯。   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冰。   诗意非常好懂,作者感谢朋友送的虎丘茶,以诗致谢——有这么好的茶叶,何愁不如唐代的卢仝一样,一连喝上七大碗?箬竹外包装的封笺上写着“谷雨”二字,对此珍贵的雨前茶,要用新买的宜兴紫砂茶具才好。到时要以横笛吹奏古曲《梅花三弄》助兴,在炉火上烹茶如同听到松风吹拂;茶可凝神清心,大助文思,题诗作文,必然会佳句迭出。 [详细...]
      2010/07/07 14:41: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文人紫砂”及其他 作者: 山谷
    2. “文人紫砂”一说的出现,大约是近来之事。自明代中晚期紫砂陶面世而来,由于文人的参与,扩大了紫砂的文化影响,有关紫砂的著作都有文翰之类的附录,把文人的有关收藏、题咏、唱和、传承的文字辑录在一起,以增加其涵盖面和文化性,诸多文翰题辞合力体现出来的情况,似乎把使用和赏玩紫砂变成了文人专有的雅事。 紫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甚至可以说,没有其他的工艺门类能像紫砂那样充满了文化性,这种文化属性是与茶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历代文化人的参予和历代工匠们不绝的文化创造联系在一起的,舍此别无他由。但是,紫砂最重要的造型手段却是由制作工匠们独力完成的;文人的介入往往只限于在铭文装 [详细...]
      2010/07/07 14:39:5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读祖父冯桂林“梅”壶有感 作者: 冯勤芳 潘小忠
    2. 我的祖父冯桂林(1902-1945)宜兴周铁镇人,利用陶器厂陶工传习所的首批学徒,师从范大生、程寿珍等名师艺人,同时得到师兄叶得喜在生活上的帮助。祖父是二十几名学徒中极为勤奋好学的一个,常年五更入寝,黎明即起,后人用“年无一日息,日无一刻闲”来形容他的勤勉与努力。陶工传习所每次举办考工比赛,他总能摘得桂冠,令人刮目相看。因为祖父的勤奋与谦虚,范大生对他甚是欢喜,不但倾囊相授所有制壶技艺,更是将自己的代表名作“合棱”、“合桃”、“合梅”一并传于祖父。以致在传习所毕业考试,祖父的“合桃&r [详细...]
      2010/07/07 14:38:34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民国初期的紫砂“中兴” 作者:杨世明
    2. 《陶都风》晋京办展的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所原所长,现在人大国学院任教的顾森教授发言说:“紫砂壶是很特殊的,本身集艺术和使用为一身的东西。你不用,拿在手上也很舒服,它在手上的感觉很舒服,看着也很舒服,既能看,又能触摸。现在唯一的担忧,这个东西这么昂贵,大师东西很昂贵,舍不得用。我觉得中国景德镇一个最大的败笔就是追求一种艺术瓷,不追求日用瓷。我们看拍卖最贵的瓷器,过去是用的,不是作为艺术品来做的,所以宜兴陶也面临这个问题。”   紫砂壶要贴近生活,紫砂文化要普及是当今专家学者的洪亮声音。这是对陶瓷传统以人们生活为本的赞扬,也是对紫砂有重回象牙塔之势的担忧。 [详细...]
      2010/07/07 14:37: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利永陶工传习所为谁创办? 作者:杨世明
    2. “利永陶工传习所”是民国初期紫砂企业创办的“类似”上世纪50年代紫砂一厂的“艺徒班”,可以说是紫砂史上第一家紫砂企业办的职业培训班。   对于这一极有价值的史实,当代紫砂著作的记载却很不一致。基本有三说:一说传习所为“宜兴利(用)永陶器股份公司”创办,一说是“江苏省立陶器工厂”兴办,一说是这两家都曾办过。   就我看到著作的记载,分录之。   “宜兴利(用)永陶器股份公司”创办说   一、据《丁蜀镇志》“大 [详细...]
      2010/07/07 14:35:3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