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紫砂壶的烧炼——火的艺术

         紫砂壶的烧炼——火的艺术

        陶器是泥土和火结合的艺术,人类祖先借助于火的威力赋于泥土以生命,使泥土得以升华。烧制紫砂壶的窑炉通常有龙窑,倒焰窑(包括方、圆、间隙式窑)、隧道窑(烧煤、烧重油或用电)、推板窑(烧煤、用电或烧液化气)和现今普遍采用的电炉。
        考古发现,烧造紫砂壶的窑炉,经历了龙窑、倒焰窑到隧道窑的演变。其中,龙窑使用时间最长,直到1957年才被倒焰窑取代。1973年,隧道窑又取代了倒焰窑。北宋宜兴羊角山早期紫砂窑址就是条小龙窑(一条宽1米左右,长十余米的龙窑),明清时期,则多以龙窑烧造紫砂。龙窑通常以茅草、松柴作为燃料,而倒焰窑大多以烟煤作为燃料,隧道窑则多以重油烧造。

        (一)烧炼
        紫砂壶从明代中叶起就开始用匣钵(俗称掇罐)烧成,从而防止了产品表面发生火刺和色泽不对称等缺陷。同时提高了制品装窑密度,有效地利用了窑内空间。
        最原始的窑,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靠人力挖掘洞穴而成。烧窑的燃料为松枝、硬柴等,烧造温度在1200摄氏度左右。测定青龙山北麓古群窑中的陶片发现,古陶片的吸水率为3.54%、气孔率为8.5%、密度为2.4,可见当时宜兴日用陶的烧结程度已经相当良好了。
        “百和丹砂百炼陶”。紫砂壶在制坯成型、陶刻装饰等工序完成并完全干燥后,需用匣钵装套入窑,然后放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炼.紫砂壶的烧炼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烧窑者需要有非常熟炼的经验.
        龙窑的烧成可分为预热、烧窑和冷却三个阶段。预热阶段在窑头燃料室加热,使用煤作为燃料。烧成阶段是在窑顶燃烧孔投入燃料;燃料可以是松柴、块煤、煤粉三种。而过去龙窑均习惯以松柴作为燃料;燃料可以是松柴、块煤、煤粉三种。而过去龙窑均习惯以松柴作为燃料,取其发热量高,火焰长和灰分杂质少的优点。自1958年后,则以块煤作为燃料;个别龙窑还以煤气燃烧,故更加节约燃料,工人的操作条件也大为改善。
        龙窑烧窑操作,全凭烧窑工人目测火焰温度和坯体变化情况来快定。所以,必须掌握“缓烧勤看”的原则。两边烧窑工人还应经常交换对火色的意见,使窑内温度保持均匀,以使两边产品同时烧成。
        在正常烧成条件下,陶土含铁量不同,其产品的呈色也名异。
        烧造环境对紫砂壶的显色影响也非常大,运用精湛的烧成技术,可以获得人们所要求的紫砂色泽。



        (二)窑变
        所谓窑变是指陶瓷在烧成过程中,原料中某些化学物质,经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渗入作用发生材质结构上转换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色调和层次两个方面),从而烧制出丰富而特殊的状态与效果的过程。那种把生坯烧熟或几种物质融化流淌的现象并不叫窑变。
        明万历三十年,紫砂名家时大彬精选上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作紫砂壶。同时,他摒弃了陈旧的裸胎露烧法。陶都自从发现了石骨泥以后,就开始用龙窑烧造有名的紫砂壶。陶工们运用不同的火焰,烧成各种多变的颜色。时人吴梅鼎在《阿羡茗壶赋》里写道: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轩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匪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有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隋珠之与赵璧可比,异称珍者哉。
        紫砂壶入窑烧炼后耐火度较高,不易变型但容易变色。起初,紫砂壶烧成后的颜色呈紫色,这是一种古雅幽静的色调。以后,紫砂泥料经过历代名匠的调合配制,发明了许多颜色,如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冷金和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橘柚黄、新桐绿等色。其中,最好的是紫色,紫色壶入窑烧炼即呈古雅的青黑色,俗称乌灰。这些多种多样的色彩,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艺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周配而成,并在烧炼过程中发生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即所谓的“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人们发现紫砂壶能烧成各种颜色的过程,可能和仿制钧瓷有关。从所周知,钧瓷的色调是因釉色而呈现出来的,紫砂壶则是在泥坏胎身上烧出的各种颜色。紫砂壶的特点是:不施釉,淡墨或黝紫的壶身上布满着银砂、朱粒,隐约发光。所谓“黝若钟鼎,灿如琬琰”在古雅静穆的色调中,显现出各种颜色的星星光点。
        明万历年间,宜兴陶人欧子明创建了欧窑(又称宜钧),他在继承宋代南北各名窑成就的基础上,烧成了形如宋代哥窑的片纹,官窑的青色和钧窑的基础上。烧成了形如宋代哥窑的片纹、官窑的青色和钧窑的紫彩。要达到如此烧造境界,只有通晓各种陶土、釉色的变化原理,纯熟地掌握烧造技术和火候之后才能做到。欧窑大都用紫砂做胎(故胎为黑紫色),釉彩则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间有葡萄紫色,其中又以灰蓝色最为珍贵。
        其实,窑变并不希罕,希罕的是要变出动人心魄的效果,以及掌握定向窑变的技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古代在整个钧窑中往往只能挑出几个甚至一二个成功的作品,这不是因为只有这几个东西产生了窑变,而是由于反应的自然性和特殊性,这几个才出现了混然天成、如诗如画般的神奇面貌。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窑变必须符合作为旷世珍品的诸多条件,要让人有百看不厌、浮想联翩、引人入胜的美感。这,方能成主为无价之宝。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142(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