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紫砂名家供春

        供春亦名龚春、龚供春,明弘治、正德、嘉靖年间(1488-1566)宜兴人,原是一个吴姓显宦的家僮(也有人说是青衣、婢女)。供春出身虽低,但明代学者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却把供春与金沙寺僧列为艺术化紫砂壶的重要创始人,尊为“陶壶鼻祖”。

          供春所制茗壶,款式不一,他还创作“龙蛋”、“龙带”、“印方”、“刻角印方”、“六角瘿壶”为世所宝重。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矜重爱惜,供春壶虽然名满天下,但是供春的制品很少,流传到后世的更是凤毛麟角。

          清代吴骞编《阳羡名陶录》一书里,对紫砂壶搜罗极广,记载详尽,可是单单缺少供春壶,吴氏以末曾亲见过供春壶为终身遗憾。稍后的张叔未自诩为陶壶鉴赏家,平生看到过不少紫砂名壶,但在他的《清仪阁杂咏》中,他自叹福薄,没有看到过供春壶,甚至还遗憾的说:“这个瑰宝,世间已经不复存在了。”

          1928年,收藏界出现一大奇迹。宜兴名士储南强偶于苏州古玩地摊上意外地发现一把造型奇特地紫砂壶,经缜密鉴定,知为真品。壶把下有供春二字款识,壶盖是紫砂名家黄玉麟配的,这使他欣喜若狂,用一块银元买了下来。回家后反复把玩,展示故交,即兴口占一诗云:“供春壶已世无闻,前辈皆尝如是云,神物忽来奇兴发,春归二度剧芬芳。”故人藏友接踵而至,瞻仰神物,赞不绝口。

          黄宾虹先生对紫砂壶情有独钟,一次看到了储南强的这把壶,也以为真是奇迹。当即评论说:“天才的赋予,是不分阶级的,艺术谱上叙事,乃不落于千百万人之后。”这是一种“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给予供春极高的评价。但是他又认为供春壶的造型是以树瘿为蓝本,黄玉麟配上的却是一个北瓜的蒂柄盖,此之谓“张冠李戴”。欠和谐,不协调。储先生认为有理,就请现代制壶名手裴石民重新做了一个树瘿盖,并在壶盖止口外缘刻上隶书铭文,二字一行,凡四十五字:“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壶者石民,题记者稚君”稚君是宜兴金石书法家潘稚亮。所谓“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是指当时英国皇家博物馆派人来商量,希望储先生出让供春壶,代价是二万美金。储先生有强烈的爱国心,不愿让国宝流失域外,故没有答应。

          1950年,储南强先生把一生所有集藏全部献给了国家,这把供春树瘿壶也是所献重点文物之一,今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谈到供春壶,大凡必举树瘿壶为例。但对此壶的鉴别,仍不免有所争议。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54(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