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壶徒抟泥耀多城 紫砂巧制传薪火

        在多伦多这个北美城市,受西方文化洪流影响,想接触传统的中国文化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幸好,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移民潮,把不少华人从香港、大陆、台湾等地方带到多市假寓;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多伦多的文化事业,让这个大都会添上点点东方色彩。让中国悠久的艺术如书法、国画、棋艺、民乐等都有发展的空间,更难得的是中外著名的宜兴陶艺也在多市开花结果了! 
          有人说,只要有人品尝中国茶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人赏识宜兴茶壶。中国的茶道与宜兴的陶壶早已结下不解之缘。在多伦多的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不少茶庄卖茶壶呢!但只限于个人珍藏,要自己动手做一把宜兴茶壶就不轻易了,直到一九九零年多市来了一位陶艺能手周圣希先生才有转机。 
          年逾八十的周老与当代紫砂巨匠顾景舟先生交往,深受这位亦师亦友的前辈熏陶,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周老作品古朴典押、庄严天然、风格高尚、不落俗套,甚得当地文人墨客青睐,纷纷在壶上题字作画,更添不少诗情墨趣。 
          周老移居加国,依然对陶艺热情未减。他曾在一把方形提梁壶刻上“茶艺壶缘,共度余年”。可是,在多市要做宜兴茶壶,要解决的题目可不少呢!首先就是材料匮乏,要怎样才能弄泥料呢?眼见带来的宜兴泥料已所余无几,从海内运送过来也非长远之计。周老决意用本地材料来配制一些如宜兴泥相似的泥料,他走访好几家陶瓷用品公司,选取不同质量的泥料经由多次实验和改良,终于研究出一种配方可以相比紫砂泥。或者有人质疑这毕竟不是真的宜兴泥,品质亦不可与真的宜兴泥比拟。笔者在这里不拟争辩,且留给有识之士去作品评,但有一点大家可以肯定的,周老确实为有志学紫砂陶艺的人打开阶梯。 
          2002年初“珍家雅舍”主人吴慧钦先生熟悉周老,并邀他在雅舍开办陶艺班,周老欣然接受,定下每月八课,膏火全免,更难得的是周老的严谨、热诚立场。他为预备一堂课,往往花上一、二天时间,又见同学做工具难题,竟动手为同学做一些明针、定位针以及其它一些竹、木工具,他确当真、热忱深深感动了同学们,彼此努力学习,不可辜负白叟家的心意。陶艺班同学有的从事设计、有确当会计、有的财务治理。他们当中有的已对西方拉坯陶瓷有相称熟悉,有些同学对中国文化爱好浓厚,有些同学爱创作,但亦有些同学专务传统,背景不同,文化、技艺差距亦大,兴趣取向亦因人而异,周老依然气定神闲,用他自己一套方法指导学生。他反对同学依样画葫芦的学习,他常鼓励同学要多钻研、多尝试。 
          同学当中,熊英天赋灵气又是最懂得传统的神髓,看她的掇球壶,光洁明净,壶的身、咀、把、盖都配合得宜,深得老师嘉许。陈美宝的风格恰巧与熊英相反,她作风大胆勇敢立异,可能是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与她美术设计的专业相关,赏识她糅合西方品位的茶壶,别有一番情趣。陈伟青、冯洁兰二位同学已浸淫拉坯陶瓷多年,作品中糅合了中西技术,各有特点。关美莲作品喜欢题字作画,诗意十足,成绩可观。至于其他同学的作品限于篇幅恕不能尽述。 
          周老与慧钦先生察觉到多市有良多华人对茶道陶艺都感爱好,决定组织起来,就在这两位的热心推动之下,“多伦多中华茶艺文化协会”于2002年12月正式成立,大家一致推举慧钦先生为会长,盛行悌、熊英、冯芷美等人为理事。茶艺会每月举行一次聚会,亦有会员藏品展览,会友籍次机会交流心得,以茶会友。今年(2004)5月在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央举办的周圣希师生作品展即以茶艺会为主导,才使展览顺利完成。 
          目前,因为周老师年事已高(已82岁)感到体力不济,所以已把陶艺班的教育工作交给陈美宝同学担任,陈美宝同学是学美术的,现任广告设计工作,以她有深挚的西方美术功底,结合东方的紫砂陶艺,使这门艺术一定能在海外生根开花结出新的果实来!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8(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