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韩:两种茶礼 一种境界
    2. “因为韩国的茶大多都是发酵茶,所以在韩国是很难喝到绿茶的,而今天我不仅尝到了贵州优质绿茶,还对贵州茶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我想我还会再来的!”这是韩国《茶的世界》发行人、韩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崔锡焕在“中韩茶文化交流会”上的一番感慨之言。   “贵州绿茶在韩国很稀少”   2009年7月25日,受到贵州熙艺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花的邀请,崔锡焕一行是第一次来到贵州,与他同行的还有中国著名的茶专家、紫砂壶专家寇丹先生一行。在参观收藏在熙艺茶艺馆中大大小小不同年代的茶具期间,韩国茶友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详细...]
      2010/06/08 15:47:4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几首与茶相关的中国古诗
    2. 几首关于茶的古诗词    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苏轼 《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 [详细...]
      2010/06/08 11:55:5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中国民间有关茶的对联
    2. 民间茶联欣赏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扫雪应凭陶学士,辨泉犹待陆仙人。   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抗 [详细...]
      2010/06/08 11:55:3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茶之美文:人生如茶
    2. 茶,国饮也。北方人钟爱花茶,江浙沪人喜欢绿茶,闽粤台人至爱乌龙茶,西北饮红茶,西藏喝奶茶。茶味千种,各有千秋。绿茶之清香、乌龙茶之幽香、花茶之芳香、普洱之甘滑、红茶之醇厚、白茶之清锐,各种不同地域、不同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适应了多民族、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群体需要,组合成“国饮”,名字就叫中国茶。 饮茶之中,常常叫人静静地想点事情。不少省悟,往往是在蓦然回首中得到,在豁然开朗中开启的。当我呷着新茶时,看着杯中茶叶一片片浮上来,又一片片沉下去,联想到人生不也如茶么!尽管初泡茶时,杯中茶叶有的跃起腾旋,有的盘恒不前,有的恍惚不安,有的中途迷返,但都相安无事 [详细...]
      2010/06/05 15:48:3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茶/茶歌/范仲淹的斗茶歌
    2.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脍灸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延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这种方式在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其诗为: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详细...]
      2010/06/05 15:46:1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茶馆茶楼(一)
    2.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 杭州)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 杭州涌金门藉香居茶室联) 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 (西湖民间流行联网) 接洽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西湖龙井茶室秀草堂联网 座畔花香留客饮,壶中茶浪拟松涛。 (杭州吴山茶室联) 得与天下同其东,不可一日无此群。 (杭州“茶人之家”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为可顺读倒读之巧妙联)(上海“天然居”茶楼联) [详细...]
      2010/06/04 18:16:42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茶馆茶楼(二)
    2. 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北京春明馆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北京万和楼茶社联)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上海一壶茶楼联) 爱诗爱文爱画,赔烟赔酒赔茶。 (云南大理旷怡村酒家联)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广州大同茶楼联) 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 (同上) 茶可 [详细...]
      2010/06/04 18:16:2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品茗三味
    2. 中国人喝茶,水质与火候最要讲究,除此之外,老茶客「品」起茶来,舌头、上颚、喉头……,无一不动」。 要泡壶好茶,上等茶叶跟茶具只是部份要件。根据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整理唐代茶圣陆羽所作《茶经》下卷的记载,中国人泡茶,宜注意几件事:一要有好水,最好的是山泉水,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二要有好火候,要注意辨别汤水沸腾的情况,要控制沸水的势头。也就是说,水质跟火候特别要注意。 半杓南零水 这些准则在九○年代台湾,依旧被讲究喝茶的人们奉为圭臬。 就在北台湾汐止附近山区有渠清泉,每逢假日,爱茶人士总是不辞劳苦,前来 [详细...]
      2010/06/04 18:15:3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贾葭:佳茗似佳人
    2. 我以前的女友对饮茶颇有研究,不单是得自中文系的熏陶,她家在太湖边上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茶场,故她论起茶道来侃侃不绝,如数家珍。某日我们焙茗论道的时候,她问我有没有听说过艳茶。我说茶向来以清净高洁名世,艳茶却是从何谈起?她言道,所谓的艳茶是由处女以朱唇采摘的明前茶,又称“处女茶”。我不禁大感兴味。   原来这艳茶确是由熏香沐浴后的妙龄少女用嘴唇采摘,然后置于乳沟之间,并用乳房揉搓直至泛起红晕——以乳房的温热给茶叶脱水,倒不失是一种香艳的吃茶方式,不免让人遐想无限。吃茶的时候,你仿佛可以闻到身边挥之不去的香艳,销魂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你的 [详细...]
      2010/06/04 18:15:0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爱上抹茶 品味一种生活态度
    2. 是一杯清茶,却寻觅不到叶的芳踪;飘一缕清香,却不必忍受味的苦涩。它就是抹茶。      有绿茶的清高,也有如水般的平和;有自成一体的个性,也具有容乃大的精神。这就是抹茶态度。很多人喜欢抹茶,喜欢它如春天的绿色,喜欢它与乳酪、冰点、甜品混合在一起的丰富。      抹茶态度之1:过去值得骄傲      如抹茶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过去。今天,回头看看,你应该为自己的过去骄傲,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经历过的就是一种幸福。      说到抹茶的过去,首先要追溯一下茶的历史。 茶原产于印度,与佛教同时传入中国。因此,在中国品茶 [详细...]
      2010/06/04 17:55:1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