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科学家卢良恕:茶的历史和有机茶的发展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被称为茶叶的祖国。早有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三千多年以前开始栽培茶树。在神农时代,大概公元前2700年前,已经发现了茶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任意之解毒。从野生茶树发展到人工种植,茶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茶叶在中国不断发展。茶的功能演讲,从最初的祭品、菜式到日用,到西汉时代变成了宫廷高档饮料,隋朝变成了普通饮料,到后来就成为“茶一天不可无”普遍应用的食品。明朝早期的制茶工艺开始发展,我们的绿茶到了清代已经做工精细了,随着民用制茶业的发展,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我简单讲一讲饮茶与健康的问题。
          茶是世界性的饮料,几乎大家都很爱喝,老少皆宜。我们知道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合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必须的营养成份,比如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另一类是药用成份,茶多酚,光纤化合物等。茶叶有多种有益于人身的功效。像唐代的唐真亮把饮茶好处说成饮茶养身体,饮茶散闷气,饮茶可养心,说明茶对我们的健康,对人类的身体还是很有作用的。
          茶叶按制造方法和品质,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茶叶分成红茶、红茶,白茶、绿茶等。其中绿茶是我国生产最多的茶叶,大概年产量40万吨,全国18个产茶省都生产绿茶,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茶叶。绿茶加工过程当中,高温影响了茶叶中酶的含量,多酚类酶氧化,较多的保留了鲜茶叶中的成份。绿茶还有抗衰老、抗辐射的作用,大家比较喜欢绿茶,喝的比较多。
          第三,我临时加了一个部分,现在文盲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减少,科盲已经摆在日程上,营养盲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我把全国营养普查的结果讲一讲,全国营养状况相当差,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营养问题仍然需要改善。2004年11月份公布结果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营养状况有所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下降。说明我们人们身体健康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仍然存在着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的情况,营养过分了,多了。与1992年营养普查对比,我们现在情况怎么样呢?从第四次营养普查的结果来看,我们的优质蛋白质比重每人每天现在是75克,优质蛋白质有赖氨酸等等,肉类含蛋白质比较高,所以庙里 吃豆制品就可以很好的生长。优质蛋白质在第三次营养普查里面,全国优质蛋白质比重平均17%左右,全世界是35%。所以我们提倡要吃牛奶,要吃豆制品,就是解决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问题。我们现在结果怎么样了?优质蛋白质比重由17%增加到了33%。
          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也不够合理,油脂类过多,这都是城市里面的情况,全国的城市居民营养调查结果,城市居民每年油脂消费量从1992年的33克,增加了44克,脂肪消费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上限。肉类消费量居第一。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奶类、豆制品摄入量过低,牛奶量大概每年20多公斤,美国是90公斤,日本是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提倡大家喝牛奶,但是我们有一部分一开始不太适应,但是不要紧,你可以先喝牛奶。因为全世界平均90公斤,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吃牛奶,我们要满足基本营养物质要求。
          脂肪消费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更值得注意的就是奶、豆制品摄入量过低。我们多数慢性病与饮食相关,我国公布的,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18.8%,全国有一亿多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2.5%,全国大概有两千多万人,我国成人体重超重量22.8%,肥胖率7.1%。我们吃东西不讲科学,大吃大喝,不合理的。我们成人血脂异常患病量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的有一亿六千万。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仍然比较严重,因为农村的牛奶平均三公斤。5岁以下的儿童生长缓慢,占9.3%,贫困农村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们国家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严重的关注。全国城乡钙的摄入量大概391毫克,相当于标准量的41%。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营养工作,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的策略,将国家人民营养健康改善工作列为国家重要工作。我们数量问题解决了,但是质量农村还不够,城市还过量。造成了很多高血压,高血脂。我觉得社会安全问题,人们的健康问题,茶对我们的营养健康还是起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这个会很及时,我就简单讲到这儿,生活结构与我们营养安全的问题,希望从这个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0(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