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古韵茶风新西湖

        她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她牵扯着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还以其“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独特魅力尽得天下人心。

        300年前,她有一副“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容颜;300年后,她在各方人士的精心“呵护”下,再次展现“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万种风情。

        她叫西湖,一个让古往今来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名字。

        “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美是杭州”,作为“世界第6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南翼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仿佛弹指一挥间,一个新西湖横空出世;但细数过来,新西湖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

        新西湖,宁静与繁华并存,坚守与开放兼容,传统与现代互动……古韵今风相辉映,风情万种看不尽。新年伊始,本报记者登上了开往杭州的列车,开始了长三角新地标的探究之旅。

        出租车司机吕宏明 游客点名走隧道

        款款蓝绿色的帕萨特出租车,是记者从杭州火车站出来见到的头一道风景。记者坐上其中一辆,跟司机说去西湖。司机吕宏明,35岁,大个子,平头,能说会道。

        吕师傅熟练地拨着方向盘,眉飞色舞地报了个“新闻”:上月28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啦。他认真地说,我这几天翻过报纸,这条环绕杭城的全国最长绕城高速公路历经了10年的艰辛建设呢!现在建成通车,不止你们上海,杭州周边的其他省市以后到杭州来,都能“多点入城”,十分方便哩!

        车子沿着环城西路由南向北缓缓行驶,向西20米处就是西湖水域。1年前的六公园,曾经是热火朝天的西湖隧道建设场地;1年后的今天,模拟图上的画卷变成了眼前的现实:曾经的南北干道、长约1.3公里的湖滨路变成了步行街,青砖骑楼林立,绿树成荫,花圃紧簇。而紧挨着湖滨路,一条凝聚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中铁隧道集团建设者10个月心血的西湖隧道已经通车。

        记者提议从西湖隧道里走。吕师傅自豪地说,这项只用了10个月就完工的西湖隧道工程,是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内容之一,在10月黄金周里大放异彩。现在,他载的不少游客都点名要从隧道走。记者坐在车里,头顶千年西湖,身处现代隧道,恍惚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车子出了隧道,驶上了南山路。交谈中得知,吕师傅从小就生活在西湖边,“那时我经常和小伙伴在西湖边钓鱼,还偷偷在里面游泳呢!”他感慨地说:谁想到20年后的今天,我能在西湖底下开车呢?

        茅家埠村民马锡文 喝着茶看西湖变大

        茅家埠村民马锡文今年70岁,真正是身体硬朗,鹤发童颜。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茅家埠上香古道旁的茶楼里悠闲地喝茶晒太阳。茅家埠位于西里湖向西、杨公堤景区内,是“西湖西进工程”图卷中浓重的一笔。听说我来采访,马老伯放下茶杯,带我往下茅家埠走去。

        来到下茅家埠,记者看见一座座白墙黑瓦的徽派民居已经基本装修完毕,傍立在水波涟涟的湖西水域。周围是崎岖的鹅卵石地和一些自然材质的景观小品,一切都与山水相融合,似一幅写意的乡村素描。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赏景,竞相留念。

        马老伯指着徽派民居对面新种的树木说:这里原先就是我的老家,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70年,那时我家靠养鱼为生。为配合“西湖西进”,去年4月份,马老伯和其他80多户居民集体搬迁,住进了集体过渡房。今年10月左右,他们将住上新的农居房。马老伯说,开始有些难过,但是眼看着西湖变大,“觉得值得”。现在他每天都到下茅家埠和旁边新修的杨公堤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倒也自在得意。

        记者接着从西湖西进指挥办公室了解到,湖西水系经过大面积开挖,目前已恢复水面70公顷,为西湖净增了12%的水系面积。

        “船老大”张君潮 新式游船由市民定

        在冬季暖暖的阳光里,记者沿着孤山路由西向东,徜徉于西子湖畔,回望苏堤春晓,遥望平湖秋月,仿佛置身画中。湖畔边停着三两成群的仿宋木制游船,船上一位在阳光下刮胡子的“船老大”吸引了我的注意。他叫张君潮,浙江诸暨人,25岁时来到杭州,摇船15年。

        这个黑脸膛、看似木讷的中年人语出惊人:我是把整个青春都“扎”进西湖里啦。冬日的西湖边,租游船的游客很少,张君潮打开了话匣子:我20多岁就在西湖里摇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和自己有了感情似的,有时离开西湖还真觉得失落了什么。

        说起游船,张君潮回忆说,西湖游船最近的一次改造,好像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淘汰了汽油机船,美化改造了电瓶船,还重新恢复了手划船,典雅富贵的画舫也相继下水,但此后十几年,游船一直未有变化。“现在的西湖今非昔比,西湖游船已经配不上漂亮的新西湖啦。”

        新游船将会是啥样子?记者从西湖游船公司得悉,就在上个月底,几十种新式西湖游船模型在南山路展出,征集市民意见。据了解,游船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3000万元,让西湖游船大“变脸”。

        西湖水域管理处姚新华 让湖水“深深呼吸”

        在南山路的码头上,记者见到了西湖水域管理处监察大队一中队的姚新华师傅。

        身形高大、年过半百的姚师傅是西湖上一名普通的“水上卫士”,工龄已有30年。记者上了他的巡逻船,惊起几只江鸥。姚师傅望着湖水说,西湖就像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与西湖的水十分亲近。很多人都知道1986年钱塘江引水工程。10多年过去了,钱塘江水质逐年下降,过去一年符合取水的天数有100 多天,到后来只有70多天。他形象地说,当时西湖虽然有水可喝,但不能随时喝饱、喝好。

        去年9月完工的新西湖引水工程,让西湖水质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姚师傅说,现在新增了两个水体预处理厂,给进入西湖的水办起了“通行证”,“过滤”后的西湖水达到一月一换;还新增为6个入水口和9个出水口,一些“死角”都得到钱塘江水的有效冲刷,西湖的“肺活量”大大增加。

        和西湖水打了10多年交道的水环境专家吴芝瑛告诉记者,现在测量专家每天都从西湖中取水样进行化验,发现水质透明度由原先的50厘米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55-60厘米。

        西湖近年大事记

        2001年12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筹建处正式挂牌,开始编制控制性详规和西山路(杨公堤)整治设计初步方案;

        2002年10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调研座谈会,要求进一步加快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2年12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实施;

        2003年10月西湖隧道建成通车;杨公堤、新湖滨、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主体工程建成开放,西湖引水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读新西湖的时代精神

        强调市民参与

        在新西湖的综合治理工程中,很多项目均强调市民的参与。如西湖游船模型的展览,听取市民的意见;2003年10月西湖南线成为开放式大公园时,杭州许多媒体均开辟版面,让市民献计献策,畅谈心目中的西湖;杭州市音乐家协会的几位成员特别为新西湖创作了一首《西湖新天堂》。

        决策顺应民心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于2002年12月全面实施。记者得知,在西湖边住了好几代的章爱玉大妈在搬迁时,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默默地让人在自家老屋前拍了一张合家欢。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西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保护和发展。

        一年等于十年

        有专家作过统计,2003年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工程量相当于过去10年的工程量,1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10年的投资。

        公共资源共享

        2003年10月,建成开放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景区,整治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杭州花圃三大公园,并全部免费开放。整个西湖周边基本成为“免费区”。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西湖及周边地区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

        延续城市文脉

        记者在采访中深深感到,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不仅是再现景观,更是要延续城市文脉。拿复建的杨公堤来说,它营造出一种亲水、亲山的环境氛围,形成独特的“堤在水中,水在堤中”的景致。青石板铺就的堤面,东侧为环湖电瓶车、自行车行驶道,西侧汽车道,限制车速。此外,还在龙井、五老峰、满陇桂雨一带建隧道,形成西湖内环线,从而缩减西山路的交通功能。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8(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