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云栖九溪龙井

        车出了灵隐隧道,就离开了喧嚣的市区,来到了清幽静雅,画山绣水的郊野。千峰摇翠,万绿如梦。连绵逶迤的山峰像无边的绿色海洋上涌起的层层波浪,而我们也不像是坐在疾驰的车上,倒像是驾着轻盈的小舟,潇潇洒洒地在绿波翠涛间荡桨。下了山,车傍小河南行,河水清醇得让人不敢相信,看着都能醉人。拐了两个湾,藏在右边山窝的一块风水宝地渐渐地露了出来。茶山下一个不太大的村庄,家家楼房,户户茶馆。远远看见随风作波的茶旗,仿佛闻到了飘来的茶香。村前的停车场上,各种高级轿车像乌龟一样爬得满满的,找不到车位的都停在马路边上了。我旁边的司机说这还不算多,每年新茶开采后品茶的人蜂拥而来,车队要排几里长呢!这个美丽富饶的小村庄就是西湖龙井茶主产地之一的梅家坞,在“狮、龙、虎、梅、云”五大茶号中,产于梅家坞的“梅”字号清香味醇,以色绿享誉。周总理曾五次陪外国元首到梅家坞参观访问。音乐家周大风先生也是到梅家坞采风后写出了很受人们欢迎的《采茶舞曲》。现在的梅家坞已成了杭州人休闲的地方。到了周末,举家开车来,品茗打牌,看山看水,玩够了再回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我们的第一站定在云栖,所以只能隔车窗望望。

          史称湖山第一岙的云栖,位于西湖西五云山西麓,素以竹树茂密,清凉幽静著称。云栖入口处有石牌坊,上有陆俨少先生的题联:“迎绿为载无尽竹,缘云直上最高峰。”岙内有自东向西蜿蜒的小溪,溪色澄然,泠泠有声。溪两边的山坡较平缓,长满了翠竹,猗猗千亩。竹太密则乏风致,过稀则不够味。这儿的竹一如人意,恰到好处。俞曲园所谓“修篁夹道,意境殊胜”者。竹有小碗口那么粗,三层楼那么高,叶子长在高高的竹梢,层层叠叠,遮住了天日。

          傍溪有条三米多宽的行道,道旁有陈云题写的“云栖竹径”碑。行道虽不宽,但有讲究。中间是米黄色石板铺成的主道,两边是卵石铺的辅道,主道和辅道用黑色的砖块隔开。据说清康熙、乾隆曾多次来这里,主道就是专为皇上铺的。有一亭名遇雨亭,据说是康熙曾避雨的地方。

          沿道逆溪而上,挺立在路边的带“档案牌”的株株古树让人惊叹。或霜皮溜雨,拂云参天;或铁干劲枝,千瘿万螺;或怒根出土,磊块诘曲。一千三百多年的枫香,粗过五围、高近二十丈,至今仍生机勃勃,枝叶如盖,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呢!古树实为云栖一大景观,其动人处不逊于竹。古树的孤傲、伟岸与竹的清秀相互映衬,个性彰显,更开一重境界。北京的皇家园林有比这儿更多的古树,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小外孙一路尽出难题,让我们猜树龄、猜树高、猜树名,但往往猜错。

          走进竹林深处,满目劲节,一片清风世界。清寂里忽觉重负皆释,轻松惬意。坐在华美的洗心亭听无一点尘俗气的鸟鸣,散步在悦性亭看绿赏韵,或去溪边听如歌的泉声,或在山崖间看刚出土的新笋,到处都能感受到竹林的雅趣。或坐在光滑的石头上,闭上眼睛,听沙沙的竹叶声,让清风荡涤襟怀;或驰骋想象,或冷静思考,从竹的正直、有节、虚心的品质诠释道德的人生。要不然就在这个亮节乾坤里,信步啸歌,也是一种愉悦享受。苏东坡有“两丛恰似萧郎笔”的名句,意即竹像唐代画家萧悦画的那么美。我这里篡改一下,“万株绝胜萧郎笔”,用以题颂云栖。

          旧云栖六景之一的青龙泉,因石奇泉清竹多韵致有名:“喷出玉花归石鼎,却疑香积有龙涎。”谁不想去看呢!我们按图索骥,却始终没找到,稍有遗憾。后听人说泉已干涸,已无昔日风采。也有人说清龙泉不在这条道上。大约走了五六里路,就到了云栖寺,也就是竹林的尽头。古寺为宋时建筑,传说五云山的彩云常来这里栖留,故名云栖。寺前有茶馆,游人小憩即原道返回。

          杭州人说九溪发源于龙井狮子山和杨梅岭,因汇入九条小溪流入钱塘江而得名。我倒不想问为什么,只觉得这名字起得好:水网如织、沟沟岔岔、溪流潺潺,一派诗情画意风光,起人游兴。九溪入江处比较开阔,树下、溪边、草地上,到处是游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小帐篷。厌倦了城市的嘈杂,被鸟笼式的高楼关闷了的城里人,来到这里或野炊,或望山听泉,或下棋打牌,或盖天铺地躺在草坪上,吸纳着大自然的清爽灵奇,释放着胸中的压抑烦恼。逆溪而上,看见山泼黛,树漾碧,飞瀑如练,玉渊澄碧的地方,便是著名景点“九溪烟树”。那里人更多,找不到一点插脚的地方。过了溪中溪,就进入了窄窄的峡谷。秀峰对峙,嘉树青藤,深翳萦密。溪水清亮见底,寒色照胆,清气彻骨。溪宽不过两三米,深不过二三十公分,在山间折来折去地低吟着。小道和溪流像两股拧在一起的绳子,多次交叉着。溪上虽有躐石,但年轻人还是喜欢淌水,而我觉得颤巍巍地走过躐石也是一种稍带惭愧的快乐。人行树下,清凉自不待言。若有兴,可去溪中洗濯、摸鱼,细草翠润,香气蓊勃。

          愈进愈幽,愈进愈奇,游人也越来越少。有时山障翠遮,前若有阻;有时怪石隐现,如狮欲搏,如虎将斗,其状骇人。走了好长一段屈曲的小道,在山重水复深处找到了一块五六平方米的光线较好的草地,儿女们忙着支帐篷,我便懒散地躺下。湛蓝湛蓝的天空,又净又亮又润,像刚洗拭过一样,怎么看都是漫天喜色。那一缕刚飘过来的几乎透明的白云,估计是风吹落的仙女们晾晒的丝巾。四山烟鬟欲滴,苍翠万状。涧底叮咚的溪水伴着远一声近一声的鸟鸣,弹奏着山间的幽静。“山深则景奇,心一则境辟,人不精进,安有得耶?”这话说的多好啊!藉草静对江山奇胜,只觉得神悦心清,五脏六腑如洗如涤。清末大儒俞曲园游九溪后写下了一首叠字诗:“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朴实无华的诗句,巧妙地传出了九溪清幽的神韵。白居易在《冷泉亭记》中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俞曲园则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冷泉亭上我也坐过,冷泉边我也洗濯,那确实是个勾人魂魄的地方。但很难说孰为甲,孰在上。依我看,是两位老夫子各有偏爱罢了。

          山水之乐在兴,天伦之乐在情。我和孩子们在人间天堂最胜处观赏万千气象,领略无限风光,自是乐上加乐了。离我们帐篷不远的山坡上是一片茶园,一对中年夫妻正在采摘。我老伴、女儿和小外孙看着看着忍不住了,就凑过去动起手来。龙井茶的要求非常严,只采顶上的一芽一叶,长度不得超过2.5厘米。三个人忙乎了好一阵子,虽说采的茶青还不到一两,但毕竟陇上人参加了江南人的劳作。“我采茶了!”多么有意义,能不高兴吗!

          下午四点多起身继续前行。刚才还是豁豁亮亮的,一转眼烟笼雾锁,满谷迷蒙,几不择路。但十几分钟后又见丽日高照,青翠掩映,山花抽篮。龙井村是一个夹在两山间的小村庄,百来户人家全是茶农,马路从村中间穿过。路两边是茶农开的一家家茶馆,茶馆门前醒目地安放着一口炒茶专用的大锅。来龙井不能不品茶,我们随便走进一家茶馆,主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从大西北远道而来的客人。龙井茶的等次很多,我们选了最贵的明前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我人生第一次享用了中华第一名茶。龙井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宋代已列名茶之首。到明清时变蒸青为炒青,品质更加优良,清乾隆时定为朝廷贡品。杭州人称龙井茶、虎跑泉水为湖上双绝,有虎跑泉水试新茶的讲究。明人高濂《四时幽赏录》中说:“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激虎跑泉烹享,香清味冽,凉沁诗脾。”茶馆主人还说村后的狮子峰是乾隆多次来过的地方,那里有乾隆亲封的十八棵御茶树,要我们去看看。

          走出茶馆,已来不及去狮子峰,便直奔凤篁岭,找到了西湖三大名泉之一的龙井。龙井村到龙井寺只隔一道山梁,大约五里路,龙井就在寺院内。钻过一个石洞门,迎面的山崖上刻着“龙井”二字,下有一泉,状如井。泉口直径约五尺,泉水清冽,深不见底。四周古树挺立,藤萝遍布。有趣的是用棍子在泉水中朝同一方向搅动,水中就会出现一条灰白色的分水线,屡试不爽。这种现象当地老人说是龙显影,而科研人员则说是水中矿物质所致。井前的山坡上是依势而建的古色古香的亭榭群,高低错落,风采各具,共同烘托着龙井的神秘与悠久。

          拜了龙井,去龙井寺改建成的龙井茶室喝杯茶是件有纪念意义的事,看那幅对联:“泉自石出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不喝一杯行吗?

          起身回杭州城时,已是满天繁星。茫茫夜色里,二十七路车载着我一家人的欢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从凤篁岭上飘忽而下……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5(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