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张静(张译元):浅议传统紫砂热遇当代陶艺之中庸触点

      作者:张静(张译元)2010-09-17 17:10:46 来源:中国紫砂艺术网
        在两个概念下谈紫砂陶艺。 
        前几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成了各学术界的流行语。今天,这句话成了不变的真理,在各个学术领域,一直起着总方向的引导作用。其实,上溯到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前,人们在各个学术领域就已经有类似概念了,只是这一概念与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有极大关系。繁荣的紫砂领域在今天,同样与其它文化艺术一样更加强调这一真理的中庸精神。 
        今天人们喜欢用“打破传统”来寓意自己作品的创新,殊不知,再过几十年,别人又将您“打破”。所以“传统”一词就创作来说,应该只属于一个短暂的时间概念,而不是泛指的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段。 
        这里强调“真理”和“传统”两个概念,是为圈定传统紫砂与当代陶艺热遇后的中庸触点找到一个时代文化投靠点,因为文化的每一次“思潮”都是借助前人的肩头,一步步往着今天攀爬,紫砂热遇当代陶艺亦是如此。 

        传统紫砂与当代陶艺热遇的契机和历史必然。 
        不可回避诱人的时代审美视觉冲动,也不想放弃历史留下的艺术经典,所以艺术家学会了用中国人自己的知识构架来解构当代紫砂艺术,这就是紫砂艺术于中国民族文化中庸内在的包纳精神之所在。所以,是时代赋予了紫砂陶艺家在创作紫砂艺术时,不可避免地渗入当下的审美元素,而当下的审美元素不再是传统紫砂小圈子里、师传生受的技艺传授,而是跨国门、跨学科领域的工艺美术再重组,所以才有了今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紫砂繁荣契机。 
        经过一二十年的探索与反思,我曾对传统和当代激进的美术狂爱过,也排斥过。但时至今天,有一股力始终牵引着我的思考在一步步践行中得到实现,这力就是中庸精神。我发现我曾经怀疑过的,肯定过的,都会在这个繁花似锦的时代统统呈现,而让这些繁花得以呈现的,即是当代开放的、激进的跨界文化大交融,而我自己就是在这潮流中摸爬滚打的践行者。 
        为什么说传统紫砂向当代陶艺转变是历史的必然?其一,外界新文化会冲淡紫砂的传统元素。接受当代激流艺术的院校师生齐聚传统紫砂发源地,他们从传统紫砂保守的传授中解放出来,在用当代行为和观念去解释紫砂,实践紫砂。他们的作品,往往就是这个时代赋予的杰作,而他们接受的传统,可能只是一些基本的技法和炼制。其二,市场的引导会改变紫砂的传统元素。这是一个由市场直接引导消费的社会,很多工艺师在自己的高超技艺与特色风格中,会或多或少地为满足市场上所谓的客户,而设计出适应当代生活的器皿。当然,我这里强调的不是纯粹的紫砂艺术精品或孤品,因为紫砂市场与紫砂现象的繁荣不单是极少的几件时代孤品。其三,人性化设计元素与时代适用性特征会弱化传统元素。今天的工艺师出门乘坐的是小轿车,而不是马车,所以他们看待事物的立足点与前人有着质的区别,那么在紫砂设计时,他们会更多考虑今天生活的便利和今人所谓品位的融入(今人的品位标准严格来说是不能与前人相提并论的),而不是前人的生活标准。其四,个性张扬与时代文化现象会抛弃部分传统元素。今天紫砂创作的特征,更加倾向于外在美的表现,前人则刚好相反,其原因就是时代文化现象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今人在这只讲效益成效的社会里,不可能有前人那么深刻,前人能在一条线里做出内在文化精神的律动,而今人只能用半抽象的型来表征所要刻画的物象的形状,比如说今人所制的代表某个城市区域,代表某项活动的主题,或是某句诗词的涵义等等的紫砂壶,形如设计师设计公司形象标志,所以今人对社会时代的表象理解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影响,自然会抛弃紫砂部分传统元素。 
        时代的变迁和弱化传统元素是对紫砂时代文化的再发现,而不是消极地抛弃传统。其实传统也不会被抛弃,只是处在今天这钟紫砂大繁荣大发展的环境中,我们有必要去认清紫砂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源泉,它的发展与演化,实质就是社会的发展与演化。 

        紫砂陶艺的社会“触点”即是紫砂文化在今天的中庸嬗变。 
        所谓“触点”,即是紫砂艺术创作在当今社会的点滴思变。紫砂原料作为工艺创作的材料,有它独有的优势,所以紫砂艺术品有着很高的珍藏价值。这里,本文要强调的是,紫砂文化艺术在当代文化现象和中国民族文化大背景中的积极意义,而这积极意义集中体现的,就是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庸”精神。 
        没有考证清代以前紫砂艺术是否与外域他国有直接的文化交流现象,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紫砂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达到彻底解放的开放状态,即便今天还有很多老资格工艺师们继续着前人师传生受的保守传承,但这些都没法抵挡当代年轻气盛的青年陶艺家对紫砂传统艺术的彻底洗牌。其中,有当代窑变先锋葛明祥、华建明等,有媒介整合传播高人葛军、朱丹等,有当代极具生活情趣的国际陶艺名人周定芳等。当然,还有在传统文化之位上站得最高的那些大师们。 
        百家争秀的紫砂文化景象,其实彰显出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凝聚力和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特征。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融化了所有陶艺家的奇思妙想,又是中国文化成全了陶艺家们百花齐放。那么紫砂文化在其当代文化语境中,又是如何体现其中庸精神的呢? 
        首先,紫砂艺术容纳了多学科的文化精髓。比如社会学,紫砂文化已经成了几十万人参与研究的现象;比如经济学,紫砂派生出来的是一系列有关旅游、展览、装饰材质等等的产业链;比如美术学,紫砂作品流动的线条,或是不同的质感,或是优美的艺术造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美学,化学,等等。 
        其次,紫砂艺术容纳了不同行业、不同信仰、不同知识结构的人群参与创作。紫砂艺术品作为可以传情达意,又能换取银子,且又实用的泡茶载体,它在不同人手中的万千变化,其实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紫砂文化在中国民族中庸文化中的融合统一。因为中庸,所以包容。 
        最后,紫砂艺术体现的是民族的工艺美术,亦是世界的工艺美术。或许我们与外界它国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审美感受,但有一点,真正美的艺术品是全世界都可以产生共鸣的美的享受,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紫砂艺术真正的美是世界的美。我收了一个来自瑞士的“洋徒弟”,其实论资历她比我高出很多,因为他是瑞士国立美院的陶艺家,但我们的交流与合作很融洽,相应地,她在紫砂艺术里找到她想要的艺术效果,我在她典雅的作品前找到我想要的艺术灵感。 
        所以,什么是紫砂文化的中庸?我上述的这些都是答案。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紫砂文化的中庸来自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没有这点,紫砂研究就没有今天的深度,紫砂市场就没有今天的繁荣。 

        当代陶艺削弱传统紫砂内美和实用功能,不是坏事。 
        用句通俗话说:今天的紫砂艺术五花八门。其实,正是这种五花八门,才能真正给紫砂文化带来更多的思考,然而,今天紫砂文化的繁盛,离不开无数紫砂陶艺家在当代审美语境下,以紫砂材质为媒介来包容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经典。这里取证的是作者在传统与当代审美实验中的践行触点,而这一个个触点,实质是附属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紫砂文化的中庸体现。 
        紫砂艺术何去何从,这是没有必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再过几十年,我们会被下一代称之为“传统”,而被“打破”。但是我们很庆幸能够生活在紫砂由传统单一的内美,走向内外相兼融,且彰显外在大美的转折阶段。但是,我们有责任告诉下一代:紫砂陶艺的五花八门不能脱离深厚的中国中庸文化作为底蕴,否则,您的作品,要么就圈在我们这一代,不能打破,要么就在你那一代默默无闻,您只能眼看着有深厚中庸文化底蕴和精悍技艺的陶艺家功成名就。 
        再回到前言的真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文要说的:紫砂陶艺不仅属于中国民族,还应属于世界!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3(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