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范杏华:紫砂壶个性化语言之我见

      作者:范杏华2010-09-17 15:53:32 来源:中国紫砂艺术网
           一般来说,我们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评鉴一把紫砂壶,即制作的传统工艺的水平和创作时对个性化语言的诠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宜兴紫砂壶,从明代的金沙寺款款而来,历经了五百年专业化和艺术化的风雨洗礼,洗练出众多紫砂大师的极致工艺,铸就了供春、时大彬、邵大亨等紫砂历史上的座座丰碑永恒,也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艺术语言丰富的珍品佳作。
            优秀的紫砂艺术品往往实现了形,神,气的和谐统一。所以想要个性化地创作必须建立在传统之上。再标新立异也离不开材质,离不开传统工艺手法,离不开规矩。就像国画离不开墨和毛笔,离不开国画手法,如果换成其他颜料和笔,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样所表现出来的就已经称不上国画了。
            社会发展变化,万物日新月异,但是文化艺术在千百年的沉淀积累之后,泥沙俱下,经典的依旧还是经典,不会因为每个时期的审美角度的不同而淹没。我们总是在前人不断总结,留下宝贵的制作经验和技巧以后,沿承他们的智慧精华,继续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往更深更广的方向探究发展。
             就像一棵树木,需要茁壮向上的高度,更需要根深蒂固,开枝散叶才能茂盛繁荣,延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紫砂壶制作的传统工艺犹如土壤中的养分,要立得更直,长得更高,需要根基延伸地更扎实,这就需要壶艺传人们耐心地去揣摩古人的心血,汲取前辈的精华。而文化与手艺的结合,以及手艺人自身的文人化,便拓展了紫砂陶艺的艺术宽度,就像充足的阳光,令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正所谓一壶一世界,壶中有乾坤。壶艺大师们从来未曾停下对紫砂壶个性化艺术语言的诠释的步伐。有人认为只有花货才便于个性化语言的表述。其实不然,紫砂的创新制作在规矩之中不拘于任何形式。其实文化底蕴一般都不拘于表面浮华,而是更内在的探究思想。花货上就从来不会去雕刻意趣非凡的壶铭。紫砂壶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化繁为简,从有到无的。
             许多前辈一辈子主攻光货,终身追求返璞归真,力图在最简洁的造型中,寻求突破,寻求新意。顾景舟的上新桥壶,壶还是那把壶,但是壶盖上的一座小小石桥,就把整把壶上所有的线条都化为了水中的涟漪,娓娓道出浓浓的江南水乡情韵。
             个性化其实就是作者的个性化,这个语言也是他所特有的。说白了,不过就是一把泥土捏出万种风情的壶来,要表达思想内涵,则需要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可以说,文人的参与洗却了紫砂的缸瓦土气,文化对紫砂一点一滴的熏染浸润,提升了紫砂壶的个性化语言,也成就了历代大师那些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的传世之作的精魂。
             也不要认为光货就只有一种表现手法。正所谓做壶无定法,壶中有方圆。只要掌握了扎实甚至繁复的基本功底,即使只有最简单的的方圆勾勒,一把壶也同样可以在造型上,体态上,泥质上,装饰上千变万化。
             而我也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逐渐地将个性化语言融入到我的创作中来的。
             首先,在造型上体态上要拥有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我的紫砂壶的个性化语言,矢志于在方圆规矩中方圆自在,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珠韵》由一根线条一气呵成,想要表达的是天地浑然一体,茫茫浩淼之感,一块玛瑙在风沙过后凸现出来,顿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另一件作品《共圆》,依旧是圆中取材,乍看之下是一个大圆,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茶壶,下面是茶碗。壶体,茶碗分别配以相同形式不同大小的圆作把。《旭日东升》将蛟龙化身会壶把和壶嘴,更有出海之气势。
             其次是泥质上,装饰上的艺术效果。用本山绿来诠释《珠韵》的整个壶体,切合了本山绿泥的柔滑通透之感,所体现出来的流畅空灵,圆润韵动,直与珠玉相媲美。壶纽则是用绞泥来模仿玛瑙的纹理。《旭日东升》也是在壶纽处做了细节处理,壶纽有两部分,深色刻有卷云纹的象征彩霞,颜色鲜红的部分则象征了太阳。《寿山福海》在壶盖和壶体接口处应用了绞泥,紫砂所特有的红,黄,绿三色正好能巧妙地寓意福禄寿,象征吉祥美满。
             另外,一件已经具备了个性化语言的作品,用一个恰当的名字,及意味深长的壶铭来点睛,可以令意义深远,使意境开阔。如著名的博浪锥壶,不仅制作讲究,粗泥细作,粗而不糙,生动形象,更有赧翁题铭: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是一种相逢一笑的情怀,真正化干戈为玉帛。正如徐秀堂所说的通理得趣,方为上乘。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要追求的个性化语言至臻之境。因此我在《共圆》底部的茶碗里面刻上了“人天月共圆”五个字,喻一轮明月,待沏满茶后更是曼曼姿影,水月共长。这些圆中圆,圆上圆,环环相扣的圆融哲学,寓意人与万物互容并存。而取“月”之圆则是为了表达圆满,团圆。
        小小的紫砂壶,可以把中华文化的很多奥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个性化语言的根本不是架空于理论的,真正的个性化均源于平凡,源于生活。如邵大亨的鱼化龙表达的是在明时科举盛行,文人辈出的时代特点下,老百姓对鲤鱼跳龙门,一举中的的渴望。可以说紫砂壶艺创作的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把生活中的心声融入到了壶艺创作的个性化语言之中,就是我的创作的灵感源泉。
             我相信壶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将个性寄托其上,是为了点亮它,让它在浩渺的艺术大海中,化为一点滋润的水珠,化为一句美好的祝福语,常伴所有热爱生活和热爱艺术的人们。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84(s)   12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