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范黎明:紫砂花货创作中美术素养的储备

      作者:范黎明 2010-09-17 15:14:51 来源:中国紫砂艺术网
        紫砂造型的形式这么丰富,其中花货应算是一个大类,而且它的起源发展与紫砂史同步。从羊角山古窑址发掘的紫砂残片资料看,始于北宋中期的壶嘴上就有捏塑的兽头作装饰,因此,紫砂花货先是由圆雕捏塑开始。明代万历年间,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件紫砂作品是供春壶——花货,这是历史发展中最好的一个见证。供春壶的设计制作是按银杏树的瘿节捏塑成整个壶型,七凹八凸的树皮,生动别致,表面呈现丰富的指纹,妙趣天成,也有手工艺精致之趣,整个壶形、壶嘴、壶把就像自然生动的枝梗,舒展自若。因此,前人称颂这把壶为“脱尽人巧殊巧工,神工鬼斧难雷同”的塑器艺术品。清中后期,青铜纹饰、图案贴花、镂空、印纹、回纹、堆花等繁花图案,也开始用于装饰紫砂壶上。 
        所谓塑器,俗称花货,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色鸟兽为题材,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或是在方圆等几何形体上进行堆雕装饰的器皿。是对雕塑性的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器皿造型,或是在圆器及方器造型上运用雕镂、捏塑等手法,将自然形象变化为造型的部件,或者在造型的显见部位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紫砂花货造型涉及紫砂陶艺所有的品种,壶、盆、瓶、杯、文房雅玩,均有非常出色的花货制作名家和名品问世。它们不仅满足人们的实用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观赏收藏价值。就壶类工艺品来说,在美观陈设和实用把玩上花货古雅别致,毫不逊色于其它造型。 
        壶体上这些堆雕,总是要求宁简勿繁,做到主次分明,以达到视觉上的和谐与平衡。例如我设计的《岁寒三友》壶以松竹梅为装饰题材,将竹、梅、松的自然形体分别变化为造型的部份——壶的嘴、把、盖、钮。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这需要很深的美术鉴赏和雕塑功底,劲松要刻划出枝干劲拔,针叶挺秀,气势铿锵;秀竹则要求娴静有致,俊逸潇洒;冬梅又须主干苍劲,寒中独俏,素枝闲花,以简为主,达到疏中见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气息的艺术效果。整体花而不繁,气势横生。花枝疏影、横斜之中极富有傲霜斗雪的精神气质。这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紫砂技术的积累,更需要对艺术美学素养的熏陶和储备。包括对美术的内容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的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美才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得的审美趣味。 
        紫砂壶的精品是高雅的艺术品,它必须是精而少,合理有趣,形神兼备,制作精湛,引人入胜,雅俗共赏,使人爱不释手的佳器。一件真正的艺术品,形式的完美与制作的精湛固然是第一要素,还要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使作品锦上添花,形式美中更添情趣之美,使壶赏者因趣生情,在品茶玩壶过程中产生精神的愉悦、情感的升华。制壶虽非极难之事,数年之功便出精品也属常事,但要达到艺壶通灵、人壶合一之高境界,学艺之时更需修身。 
        自九十年代以来,紫砂花货又有全新的表现,它更多地强调创意、情趣以及作者的个性,达到“壶中画”、“画中壶”,壶画合一的诗意境界,闲情逸趣中兼有中国书画之气息。所以制壶不仅在技巧方面对艺人有要求,在艺术涵养、美学熏陶方面更为重要。《农家乐园》壶,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形态优美的南瓜作壶身;通体布有南瓜的正叶、反叶、侧叶、残叶、嫩叶,牙蕊细嫩,手法细腻。“瓜叶包藤枝为嘴,另取一藤作壶把”,瓜藤节疤刻划细致,老藤新叶各有精彩。另塑一青蛙、二瓢虫,在柔风中、在动静中,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景画跃然壶上。壶与画的艺术结合,如诗之壶,自然之壶,一切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形神兼备。无论什么形,都是紫砂花货形象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表达,就是用紫砂泥土塑造整体形象、自然或是逼真。这种以泥土塑造的形象,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严格构思,滤尽心血,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实践,用心提炼而成。这种语言是制壶者本身的心意表达,情感表态。语言造意会告诉人们壶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最终在提炼和变化中得到升华。一个作者的生活底蕴、文化修养、手艺基础,都会在塑造表达中得到反映。 
        一件好的紫砂花货作品在于作品的神韵,神与韵难以用语言传达,这是作品由里向外艺术感染力的反映,也就是所谓的艺术魅力。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艺术并不是生活原形的再现。吸取自然形态和造型或是将自然形态的东西作为局部的装饰,要将生活中美的东西提炼出来,去粗取精,浓缩美化,进行创造,也就是追求自然生气的骨力所在。艺人根据同一题材创作的茶壶作品,更讲究枝叶的茂盛生气,果实的丰满端度,形象的生动别致,整体的完美统一。可谓是韵致怡人,敦朴高雅,意韵悠悠,耐人寻味。所以说继承传统,吸取精华,从形似到神似,在创新中求突破,关键要抓住作品的意韵和气韵,最终达到神韵的境地。而在这之中,美术素养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杨小薇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102(s)   1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