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陶艺壶的情趣
    2. 宜兴紫砂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雄立于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之林。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花货、光货、筋瓤货),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现代的生活造就了现代的艺术,以及与其相应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一些陶艺家和学院师生也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与制作中,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而新一代年轻紫砂技艺人员的学习、生活、文化 [详细...]
      2010/07/09 14:43:4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闵南茶俗和紫砂壶(下) 作者:王文径
    2. 五   工夫茶的出现,工夫茶茶具的选用,特别是对紫砂壶的选择,直接反映了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经济文化状况。   闽南是一个农业环境优越的地区,山海田资源兼备,各种粮食食物、经济作物、水果花卉、水产品以及都极为丰富,历史上再大的灾年,也基本不会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其中山地也很适合种植茶叶。在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里,闽南地区显示了显著的优越性,明清时期文化也进入一个极其鼎盛的时期:据清康熙37年陈汝咸重修的《漳浦县志》,就认为,从顺治到康熙,漳浦籍四品以上的武官“不下四五百人”,而有明一代,就有进士205名,其中有万历八年、十一年两榜各有7名漳浦人同 [详细...]
      2010/07/07 17:16:3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砂壶蕴得红茶香 作者:孙平
    2. 紫砂壶作为宜兴的一张名片,早已名扬海内外。可提到宜兴的茶叶,特别是宜兴的红茶,知道的外地人却为数不多,但大凡喝过用紫砂壶冲泡出宜兴红茶的人,都会爱上宜兴红茶那独特的、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   宜兴红茶属“工夫红茶”也称“条形茶”,许多不了解茶的人,以为“宜红”就是宜兴红茶。其实,“宜红”是出产于湖北宜昌一带,与“祁红”、“滇红”、“宁红”齐名的全国四大知名工夫红茶。所以,为了避嫌,也称“宜兴红茶&rdquo [详细...]
      2010/07/07 17:12:2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乾隆御制《雨中留余山中即景》及其茶诗赏析 作者:陈茆生
    2.  在《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一书中,载有一把“宜兴窑描金山水方壶”(见图)。此壶一面绘金彩山水人物纹;另三面用篆体金彩乾隆的一首五言诗《御制雨中留余山中即景》: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 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   这首小诗非常直白,正如诗题所写,是在乾隆南巡来至龙井山中,恰逢下雨,在雨中留停面对雨中山景,即兴而写的小诗。前两句写景:小径在玲珑的山石中穿过,屋檐飞挂着象从悬崖中飞泻而下的泉水般的雨水。抓住了径、石、檐、泉,并用动词“穿”、“挂”生动地描写了雨中山景。后两句记事:昨天来到以产茶 [详细...]
      2010/07/07 17:08:3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曼生壶与溧阳景物 作者: 邓 超
    2. 清嘉庆辛未年(1811年),千年古邑溧阳迎来了一位新县令,一位文人县令陈鸿寿。   曼生诗书画印俱精。他书呈八分,天趣盎然,篆隶笔意高古,师古不泥古,自创一格,历久弥受人重之。画山水著笔不繁,鲜少精工细描,却是意境修远,逸气扑面;画花卉兰竹空灵奇妙,一花一叶信手拈来,却成逸趣。金石用刀如用笔,写石如写纸,为西泠八家之一。曼生作诗如书画,讲究自然天趣,不屑于字句,宗太白之洒脱高放,自有峭拔秀逸之风范。   宰溧六年,贵为县令的曼生,没改文人之习性,谈笑有鸿儒,往来皆同好。故旧纷来,新友频聚,群贤毕至,宾朋满座。花间吟诗,桑下作画,谈古论今,品茗酬唱,自得文人雅士之乐趣。个中缘由 [详细...]
      2010/07/07 17:07:1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心仪紫砂 壶存知己 作者:吕会田
    2. 有位作家说过“没有癖好的人,不可以交往,因为他没有深情”这句话对错暂且不说,有一点倒是让人相信,有癖好的人往往是借物寄情,一往情深。爱紫砂壶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情结呢?人到中年,减少了激情却增添了几分深情。悠然间,一头扎进了紫砂壶里,变成了爱壶一族。吃茶、赏玩有滋有味,津津乐道。不时写点体会抒缓一下情怀,感到轻松愉悦,神情爽快。想来既好笑又好玩,快五十岁的人了,学点新东西不是太容易,如果要是投其所好,兴致大发,尤其是一旦入迷,那就大不一样了。以物雅志,诱发内心深处的激情,又恰恰和个人性情相吻合,其雅兴和灵感,有时就在不经意间一触即发。我喜欢紫砂壶的热度,就连自己也有些费解 [详细...]
      2010/07/07 17:05:3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我与宜兴紫砂的情缘——《智龛品壶录》后记 作者:郭若愚
    2. (一)   1985年4月,上海市紫砂学会在南昌路科学会堂成立,上海和宜兴的报纸都发了消息,十分热闹。这是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厂长史俊棠先生,连同他厂的工艺师、青年工人们,和上海的一些紫砂爱好者一起选举产生的。当时上海的一些书画家,作家、记者,还有上海盆景协会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是紫砂艺术的爱好者,都有成立紫砂协会的愿望。   协会理事长是史俊棠、副理事长是郭若愚、秘书长是沈炳炎。理事是李金林、刘孟权、戴相明、周良骏、沈若江、张步前、徐汉棠、许四海和金晓东等。唐云先生接受了名誉会长之职,朱屺瞻、程十发、应野中、吴铁声等为协会顾问。协会在上海民政部登记注册,申请社团证书,成为上海市工 [详细...]
      2010/07/07 17:03: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南海沉船中的茶事讯息 作者:黄健亮
    2.  东南亚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贸易转运集散的重镇。近年来,南洋水下考古已发现约一百二十余艘沉船,相关研究迭有所获,为文物考古、断代提供重要佐证,并赋予较高期待。本文拟以近年陆续出水的清代宜兴紫砂壶为中心,略论其间所传递出的茶文化讯息。   一、三艘沉船的背景简述   在目前已知的南海沉船中,以下列三船承载了丰富的茶事资讯(图一),兹简介如下:   乾隆十六年十二月沉没的捷达麦森号(Geldernalson)   此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七五一年底装载着丝绸、茶叶、漆器、瓷器、金块跟药品等货物,从广州出发前往荷兰,不幸于次年一月三日在新加坡港东南方撞上 [详细...]
      2010/07/07 16:03:4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名人壶缘小记 作者:蒋尧基
    2.  宜兴陶艺五朵“金花”中紫砂最风流。藏家重壶,雅士爱壶,是为了从壶中感受到生动气韵,获取美的享受。历来文人雅士、社会名流常对紫砂壶情有独钟,结下壶缘。现记录几位名人壶缘的小故事,以飨读者。 赵朴初咏壶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尊为朴老)一生好茶,曾经通过他的诗词,表达了对陶都宜兴,对紫砂壶的喜爱。记得在1994年4月9日,年已86岁的赵朴初先生偕夫人来到宜兴,在陶瓷公司的兴陶饭店作稍事休息,朴老在谈兴正浓之时,仿唐代白居易《忆江南》的诗体,写下了赞美宜兴的诗作:“陶都建,北宋已知名。坡老归来曾买宅,陆翁於此著茶 [详细...]
      2010/07/07 16:01:0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清代江浙文人藏家与紫砂
    2. 张燕昌(1738-1814)浙江海盐人。字芑堂,号文鱼(一作文渔),又号金粟山人。清乾隆四十二年(一七七七)优贡,嘉庆元年(一七九六)举孝廉方正。史说其“不屑仕进,屏居村落间,孤介为怀。”无意仕途,甘居山野荒村,高傲孤洁,确非常人所比。   张燕昌以好金石名于世。是清代非常有名的篆刻家,为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的得意弟子。他的篆刻,取法广泛,用刀拙朴,布局萧疏稳逸,曾以飞白入印,亦是一大胆创新。篆刻作品疏朗宕逸,另有一种情趣。出身贫寒,家无长物,据说初及师门时,囊负南瓜二枚为贽,各重十馀斤。丁敬“欣然受之,为烹瓜具饭焉”。人称其&ldquo [详细...]
      2010/07/07 15:07:09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10(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31247274
    memory 3.3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