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永君:朱泥方壶第一人
    2.  朱泥是紫砂陶土中最难制作的泥,从古至今,一般只做圆形小品,方壶基本无人制作。范永军从艺以来,经多年潜心研究,创作开发了朱泥方壶,并制成了大品朱泥方壶,填补了朱泥壶制作的空白,把朱泥壶带进了新的境界。   范永军1962年生于陶艺世家,1989年进紫砂二厂,1992年随范伟群学习紫砂壶艺,并得徐汉棠大师的指点。2003年后跟随工艺美术大师、紫砂学科带头人吴呜学习陶艺设计,擅长朱泥壶,特别是朱泥方壶的研究。   其所创作品线条和畅,表现手法新颖,刻划细致,深受陶艺爱好者及收藏家的喜爱,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大型展览会上摘金夺银,被多部权威大型典集收录入编,人民日报收藏版 [详细...]
      2011/01/18 17:06:55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范秀红:古朴凝练的紫砂气度
    2.  也许是家学渊源所致,范秀红的作品以传统造型为主,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古朴凝练。其作品“春意”、“富贵满堂”、“掇球”等无不体现了一种“壶融天下”的气度。   范秀红生于1964年,是民国时期制壶大家范大生的孙女,自幼就酷爱紫砂艺术,1983年进入紫砂工艺二厂,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学习紫砂制作技艺,后受高级工艺美术师季益顺的悉心指导。因为她刻苦钻研,悟性也高,很快掌握了紫砂陶艺的造型法则与工艺技法。   范秀红曾前后受聘于多家紫砂工艺厂。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制壶功底,其创作的新品不论花器、光器都深受藏家喜爱。在2005年4月受韩国地乳茶会邀请赴韩国进行壶艺交流时,受到韩 [详细...]
      2011/01/18 17:06:1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溶铸方圆壶 紫玉映青华(阳羡争流)
    2.  有着26年紫砂壶从业经历的姚华君,现正在他的工作室内忙个不停。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姚华君早就习以为常,并乐此不疲。对于姚华君来说,工作其实就是创作。每一次作品的新鲜出炉,总能诞生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杰作,他的方器作品尤其出众。从四方的“砖方”、“菱花”、“石瓢”、“如意”、“孤菱”、“宝方”,到六方的“星辰”、“状元”、“飞鹰”,这些集时代气息与实用功能于一体的设计,都是姚华君对紫砂艺术的完美诠释与解读。   “石瓢壶”,在史上被定义为是将“三角”概念融入紫砂壶最好、最成功的典范。轻盈而稳重、浑厚而朴拙、简洁而有力度,曲线柔和流畅,比例和谐,这些,都是人们从“石瓢壶”上看到的艺 [详细...]
      2011/01/18 17:05:23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美器负荷文人情趣
    2.  文人造壶,代不绝人。清代陈曼生堪称范例。历代文人造壶,不乏可圈可点之作。然而,因为传器甚寡,很多文人造壶逸事沉没在历史长河中。   关于紫砂壶上的文人情趣,我此前的日志中多次提及。譬如《文化紫砂的自白》、《目睹篆刻艺术家装饰紫砂壶》、《陶艺的人文情怀和审美倾向》、《高庄教授:我恋紫砂无釉彩》等等篇目,本日之志主要先容北京大学赵为民教授情注紫砂的趣闻轶事。   右边两幅图片中的紫砂壶是前天在宜兴葛盛陶庄拍摄的,由北京大学副秘书长兼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赵为民教授与宜兴葛盛陶庄主人葛韬携手造壶。   赵为民教授心仪紫砂由来已久,他第一次到陶都宜兴“朝圣”,是与当时的中国工艺美术学院 [详细...]
      2010/12/19 11:54:06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与中国外交名片
    2. 外交部将编辑大型外宣特辑《中国紫砂》,外交部原部长助理沈国放担任主编。《中国紫砂》特辑将通过我国驻世界各地外交机构及各国驻华外交、文化等机构发送至世界各地,成为现实意义上的中国外交名片。 由外交部门组织对外推介中国紫砂文化,这在宜兴紫砂史上从未有过。建国以来,外交部礼品采购单上,宜兴紫砂一直是重要内容。周恩来总理1954年出访时,在所带的国礼中就有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制作的紫砂果品小件。   在宜兴紫砂工厂的会议室里,外交部原部长助理、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沈国放及外交部外管司司长陈育明等与紫砂界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谭泉海、李昌鸿等共同研究探讨该特辑的编辑出 [详细...]
      2010/12/19 11:46:28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王锡军的紫砂情缘
    2.  小时候,母亲为厂里加工制壶的“乡坯”,每个一角二分钱,而今一把紫砂壶的价格岂是分角可量?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唐代,江苏宜兴即以产茶著名,每年进贡。时称“茶仙”的卢寺诗云:“天子须赏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阳羡即指当今宜兴,故宜兴善制紫砂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壶料最早取自丁山和蜀山泥土,所制壶色紫红,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所泡出茶“色香味皆蕴”,“茶叶越发醇郁芳沁”,深受文人推崇。宋欧阳修作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表达他对紫砂壶的喜爱。明有“供春壶”,清有“曼生壶”,今有大师顾景舟,代有薪传。   一日在朋友家中,结识了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王锡军先生 [详细...]
      2010/12/19 11:45:37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老艺人的紫砂情缘
    2.  一大早,紫砂老艺人张树林就泡上一壶茶,坐在那张已经光溜溜的木凳上,开始做紫砂壶。这已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用自己做的紫砂壶泡茶,喝着茶神清气爽地做壶。他今年已是位67岁的白叟了,在紫砂这一行与他的同龄人比拟,他固然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但他却也与紫砂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情缘,并且像小草那样独自芳香着。   张树林于1958年4月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拜吴云根为师,学习制壶技艺。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他的人生之根就像是扎在了紫砂泥里,一双手再也没有离开过紫砂泥。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更不善张扬,默默地做人,也默默地做壶,因此他做的壶显得古朴、沉稳、 [详细...]
      2010/12/19 11:43:5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诗句
    2. 宜兴紫砂壶 泡的是烟雨江南 黑红的脸膛 恬淡出人文气息 宽广的胸怀 温煮养生的普洱 朴实的壶嘴 溢出醇厚和清静 我端起清君盅 慢喝饮和品 在茶道中 领悟道家精髓 低调敬重谦和 我揭开紫砂壶的盖头 满室盈香 似乎筝韵绕梁 紫砂壶时代到来了 紫砂壶说哥泡的是茶 喝的是中华文化 清君盅说弟端的是名水 饮的是养生功夫茶 [详细...]
      2010/12/19 11:35:3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紫砂壶与书画名家的不解之缘
    2. 紫砂壶问世以来,就与字画名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当年在蜀山讲学期间,切身设计了"提梁壶",并在壶上刻下了"松冈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这是宜兴紫砂壶与书法艺术的最早结缘。   自明朝时兴散茶冲泡法开始,紫砂壶以其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具,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特别是字画名家,以他们深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间接或直接介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或为紫砂壶撰制壶铭,从而将紫砂壶这一普通的饮茶用具,晋升到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品位,既能够掌握赏玩,又可以保藏的艺术品。字画名家与紫砂文化的联姻,成为一种传统,自明清到现代,绵绵不绝,名家名壶交相 [详细...]
      2010/12/19 11:34:01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1. 壶徒抟泥耀多城 紫砂巧制传薪火
    2. 在多伦多这个北美城市,受西方文化洪流影响,想接触传统的中国文化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幸好,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移民潮,把不少华人从香港、大陆、台湾等地方带到多市假寓;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多伦多的文化事业,让这个大都会添上点点东方色彩。让中国悠久的艺术如书法、国画、棋艺、民乐等都有发展的空间,更难得的是中外著名的宜兴陶艺也在多市开花结果了!   有人说,只要有人品尝中国茶的地方,就必定会有人赏识宜兴茶壶。中国的茶道与宜兴的陶壶早已结下不解之缘。在多伦多的华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不少茶庄卖茶壶呢!但只限于个人珍藏,要自己动手做一把宜兴茶壶就不轻易了,直到一九九零年多市来了一位陶艺能手周圣希先生才有 [详细...]
      2010/12/19 11:31:10 来源:网络 编辑:中国紫砂艺术网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310(s)   6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7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