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雯

个人认为文学在描述人的内心方面,最多也只能实现三分之一的映照。相反,倒是影像艺术的空间更大,它脱离了文字,也就跳跃了藩篱。人的内心就是画面,恰好跟影像对应,跟绘画、摄影、电影对应。在我看来,戴朱慧拍摄的照片,里面没有人生的道理,只有生活的纹理;乍看平淡,但细细揣摩之后,就会有美妙的滋味幻化在视野之外、想象之中。

作为一个女性摄影师,先天的细腻和直觉肯定占了很大比例,但具体怎么表达是需要天赋的。戴朱慧在摄影上,有着很高的天赋,不直接,但直达核心。

夜色流转,灯红酒绿,行走的人匆匆来往,匍匐的猫窥伺着猎物。这组《夜du》:黑夜掩映之下,失去所有的人格特质,草木因为有影子增了岁月的沧桑,人在夜色中成为茫茫众生,明度最低的黑色带着旷野中的一份妖娆……

在戴朱慧的影像里,她的黑白有种恍惚和飘忽的感觉,有点类似于梦中的景物,像我们大脑中的记忆。她作品的出发和抵达,总有一些委婉的情怀和踟躇的姿态,有一些迟疑,有一些伤感,有一些不得以而为之,有一些自嘲,还有一些小小的呛然。

曾经和戴朱慧同赴以色列和约旦采风,她的出片画面印象很特别,静是静,淡则淡,但总是有一种微妙的特质在里面。戴朱慧可以通过对周围元素的熟练运用,表现出迷幻奇异的镜头语言,她喜欢通过自己的直觉指引观者,产生出甚至和现场完全脱节的情绪……

戴朱慧的组照《觅渡》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后,她沉心创作继续前行。戴朱慧对光影的形式表达有着特别的执念,认为称之为“作品”的照片应该是:通过极致光影的构成,为观众呈现一个情绪,一个细节,甚至是潜意识。她在逼迫自己在一个点上爆发新的情绪。相机在手影在心,风中的痛快,只有奔跑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创作处于井喷期的青年摄影家,未来之光耀可以预期。

用镜头记录那微弱难辨的叹息

森山大道曾说:“我是循着自己的嗅觉和体感,以和昆虫及小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相似的方法进行摄影的。”这似乎也是我的心里话。

我是一个特别崇尚感觉的人,我的摄影不遵从任何规律。此组无特定主题的片子大多是我漫游于幽暗深邃的巷陌街角随机所摄。或许是喜欢夜的纯粹和夜色笼罩下的自由感,我选择用黑白来表达这份感觉。于我而言,黑白像是回忆,更像是预言。在所有颜色中,黑的明度最低,它的纯粹与宽容使它能够包容一切。黑夜掩映之下,我们失去所有的人格特质,成为茫茫众生中的踽踽一人。夜的神秘莫测和清冷含蓄,让一切的欲言又止和爱恨情仇都悄然无声地融入其中。

照片,诉说着情绪、思考、挣扎和表白,这种感觉不需要过多阐释,它本身就是如同哈姆雷特般拥有一万种可能的存在。

人生像极了一场戏剧,台前幕后皆是人间真实。无论是精彩纷呈,或是冗长无味,终究都会迎来谢幕的瞬间,而我愿意将我与世界邂逅的场景凝固成历史。让我们隐匿于人海之中,在夜色之下寻找心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