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紫砂壶收藏热毁了紫砂壶

        中国又一只传统工艺品的品牌紫砂壶正在处于被毁掉的危险之中,据最近一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和5月31日《新闻晚报》报道:紫砂壶原产地宜兴的一些不法生产商为了牟取暴利,竟然把安徽等地的外地矿泥或普通陶土通过添加化工原料或陶瓷色料,然后烧制成“紫砂壶”,而喝这种“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水,对人体绝对是有毒有害的。

          这实在是骇人听闻的事!

          宜兴是中国有名的“陶都”,陶器产品在那里生产的历史,没有上万年也有数千年之久了,而其陶品中的皎皎者紫砂壶,由于泡茶后有一股特殊的浓香味,对人身有益,故一直受老茶客青睐,而且因其造型不一,还成了茶壶爱好者的收藏品,近些年来,由于紫砂壶的烧制更注重在“艺术”上下功夫,从而把烧制紫砂壶变成了工艺品生产的“艺术创作”,一些窑工也成为“艺术家”,他们被捧成“工艺师”、“大师”,设计、烧制的紫砂壶还煞有介事的附上“收藏证书”,以提高紫砂壶的身价。这些做法更推高了紫砂壶市场的价格,也使所谓的紫砂壶收藏更热。

          其实,紫砂壶的用途,说白了就是泡茶用的,紫砂壶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它的秘密就是只有宜兴当地才有的砂陶土原料,烧制一只紫砂壶,一般的熟练技工(文化水准半文盲或小学毕业者均可)便能胜任;而其所谓的工艺品紫砂壶研制者,亦不过是会动动脑子、可能擅一般的绘画(决不会是画家)、能将紫砂壶“揑成”各种不同形态而已,这些“大师”、“工艺师”的作品好不好,本身还要看壶的紫砂原料好不好、纯不纯?因为紫砂壶的价值在于能否体现茶壶(泡茶)的功能,若纯粹与泡茶无关、而仅是外形各异,则与泥塑品、石制品何异?所以,近年来的推高紫砂壶收藏热,其实是有点莫名其妙的。当然,现在由于收藏的彻底“市场化”,一切都是为了交易时卖个好价钱,藏什么?怎么藏?都不在话下了。古人搞收藏,是有钱人的活计,收(买、讨)的目的是为了藏,藏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赏玩;今人的所谓收藏,则早已变味,绝大部人收的目的不是为了藏,而是为了倒卖,他们把收藏变为囤积居奇,然后最终在市场上卖出好价,于是便要发动媒体对某样物品进行炒作,推高价格后便会有大批量生产,以致于原料枯竭。宜兴的紫砂陶土是这样,景德镇的精瓷土是这样,肇庆(古端州)的端砚矿料是这样,临安的鸡血石矿也是这样,还有多少可做成“工艺品”用于“收藏”的珍稀矿、土很快会消失?我没调查过,不过相信还有很多。

          本来,宜兴的陶土中,紫砂土也就是其中的并不很普遍的一种,其藏量并非取之不竭,因其功能的局限性,古人制陶,并未用紫砂土制作一般的家用器皿,而主要是用来制壶而已,紫砂壶的产量只及整个陶器的很少一部分,故紫砂土矿才能保留到现代。不料近年由于炒作紫砂壶,连与制陶完全无关的外地画家也去“制作”紫砂壶,把紫砂壶完全工艺品化,这样,紫砂土便在这种竭泽而渔中逐渐稀少起来。但“收藏”市场对紫砂壶的需求却愈来愈大,而紫砂壶生产的经济效益又越来越好,一只名家的紫砂壶甚至可卖天价,于是,紫砂土告急的情况便发生了。在此情况下,一些无良厂商便动起了歪脑筋,用劣质安徽产的泥土或当地的普通陶土加化工原料批量“生产”起紫砂壶来,对于外行人来说,劣质伪紫砂壶和“正宗”紫砂壶是无法用肉眼分辨的,这就会贻害消费者。

          我认为,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其谴责无良厂商、制假家,不如让目前的这股收藏热降点温更好,对此,媒体更负有责任,例如央视自己能否先关掉所谓的“鉴宝”节目?对无良厂商来说,只要有利润,他们肯定会用十倍、百倍的疯狂拚命去追逐,对此,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中说过了。宜兴的紫砂壶是否真的那么“很工艺品”?真的就那么神?我是历来不以为然的。现在把紫砂壶炒得那么热,那些“大师”、“工艺师”也一个个煞有其事,在这种潮流下,要杜绝紫砂壶造假其实是很难的。而如果大批量的假、劣紫砂壶流进市场,则必然就毁了宜兴紫砂壶这只品牌,现在,它已经走到了悬崖口。

          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是当地政府加强管理,坚决查处、打击制假造假行为,但要形成长效机制极难,现在市场上已经流入一批劣质“紫砂壶”,可能过一段时期后,它们就将在市场上与“正宗”紫砂壶同价,这是很可怕的。为今之计,我认为疏不如堵,请当地政府采取强硬措施,立即停止生产一切紫砂产品,先保护尚存的有限矿土资源,以留给子孙后代,这也是从根本上保护紫砂产品的品牌。当然,紫砂壶在收藏市场已经疯狂了,但媒体可以少炒作或不炒作,以行业道德进行自律,以保护一只民族品牌,这也是一种时代的责任呵!

          紫砂壶岌岌可危!

        • 中国紫砂艺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www.zgzsys.com,All right
        • QQ:529512899424753128
        • Email: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rocessed in 0.060(s)   12 queries by cache
        update: